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治疗往往面临疗效不足或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度至重度患者,治疗选择更为有限。阿普斯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是二十多年来首个专门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通过靶向细胞内炎症信号通路,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其治疗原理基于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4这种主要在炎症细胞中表达的酶。PDE4负责降解环磷酸腺苷,当PDE4被抑制时,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从而下调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等关键炎症介质,同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这种调节作用最终导致炎症反应的减轻和银屑病特征性病理改变的缓解,包括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
阿普斯特适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以及适合光疗或系统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中,使用阿普斯特治疗十六周后,达到ACR20反应标准的患者比例为百分之三十一,而安慰剂组仅为百分之十九。在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百分之三十三点一的患者在第16周时达到PASI75反应(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改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百分之五点三。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治疗延长至五十二周时,应答率进一步提高,部分患者甚至达到PASI90或完全清除。临床案例印证了其价值,一位四十二岁男性患有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十五年,皮损覆盖体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曾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紫外线治疗,效果不佳且不便坚持。开始阿普斯特治疗四周后,瘙痒和鳞屑明显减轻,治疗十二周时PASI评分改善达百分之八十,治疗六个月后皮损几乎完全清除,仅遗留色素沉着。患者报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这个案例展示了阿普斯特在难治性银屑病中的显著疗效和良好耐受性。
阿普斯特的给药方案需要逐步递增以减少初始胃肠道不良反应。推荐起始剂量为第一天十毫克早晨一次,第二天十毫克早晚各一次,第三天十毫克早晨一次和二十毫克晚上一次,第四天开始维持剂量为二十毫克每日两次。应整片吞服,不可压碎、分裂或咀嚼。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约百分之十七,头痛发生率约百分之十。这些不良事件多发生于治疗初期,通常为轻度至中度,随时间推移而减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阿普斯特可能与体重下降相关,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体重;还有抑郁等情绪变化的报道,虽然因果关系尚未完全确立,但治疗期间应监测情绪变化。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阿普斯特与强效CYP450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时会降低其血药浓度,应避免同时使用。与其他银屑病治疗药物相比,阿普斯特具有独特优势。相较于传统系统性药物如甲氨蝶呤或环孢素,阿普斯特不需要常规实验室监测,肝肾功能毒性风险较低;与生物制剂相比,它是口服给药,无需注射,更方便患者使用,且不会产生抗药物抗体;与外用药相比,它能够治疗更广泛的皮损面积,疗效更全面。
阿普斯特代表银屑病治疗模式的重要进步,它将治疗靶点从细胞外cytokine转向细胞内信号通路,为患者提供了口服治疗的新选择。其相对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和方便的给药方式,使其成为银屑病治疗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更多研究数据的披露,阿普斯特有望在银屑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普斯特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ap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