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应用伏立康唑治疗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情况。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接受伏立康唑治疗14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12例,观察12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在治疗第4w时,伏立康唑治疗患者血清TBIL水平为(96.2±54.3)μmol/L,显著低于伊曲康唑治疗组[(178.3±89.4)μmol/L,P<0.05];伏立康唑治疗组血清IL-6水平为(11.5±6.7)pg/ml,显著低于伊曲康唑治疗组[(18.5±6.8)pg/ml,P<0.05];所有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时间为(27.21±15.96)d,其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时间为(17.8±6.9)d,显著早于慢性肝衰竭患者[(37.2±16.4)d,P<0.05];两组生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肝肾功能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均未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12w时,6例(42.9%)伏立康唑治疗患者生存,显著高于伊曲康唑治疗组的3例(25.0%,P<0.05)。应用伏立康唑能更早、更有效地控制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情,不影响肝肾功能,提高生存率,可能与及时控制感染后降低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pulmonaryfungalinfection,PF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念珠菌为常见的感染菌株,其次为曲霉菌,侵袭性曲霉菌病也更多地发生在重症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真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病情恶化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我科收治的肝衰竭并发PFI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了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和肝损害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科住院的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33岁~72岁,平均年龄为(52.9±9.8)岁。按照2013年3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肝衰竭诊治指南的标准诊断[1],其中亚急性肝衰竭1例、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9例和慢性肝衰竭16例;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4例和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符合以下条件:CT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性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下列3个临床症候中的两个或以上:①发热超过38℃;②G和/或GM试验大于正常值;③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找到真菌菌丝或培养出真菌。
对肝衰竭患者,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常规护肝、预防感染、退黄、促肝细胞再生等治疗,部分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给予亚急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黄疸消退后逐渐减量;给予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安徽贝克生物有限公司)抗病毒治疗;给予部分患者伏立康唑(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12mg·kg-1分2次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自第2d起,给予4mg.·kg-1分2次静脉滴注;给予部分患者伊曲康唑(四川仁安药业有限公司)0.4口服,自第2d起,给予0.2口服,1次/d。随访至治疗12w。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常规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应用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14例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患者中,男性11例(78.6%),平均年龄为(52.9±9.8)岁,接受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者8例(57.1%),行人工肝治疗者4例(28.6%),同时接受以上两种治疗者2例(14.2%);在12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患者中,男性10例(83.3%),平均年龄为(52.8±10.1)岁,接受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者8例(66.6%),行人工肝治疗者2例(16.6%)。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肺部CT检查提示肺部有渗出性病变,GM试验大于正常值上限,其中16例(61.5%)有咳嗽咳痰,6例(23.0%)痰培养提示曲霉菌阳性,药敏试验结果提示无耐药,另有4例(15.3%)诉轻度胸闷不适。发生真菌感染的时间为入院后第11~64d,平均为(27.2±15.9)d,其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时间显著早于慢性肝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病因、腹腔穿刺、行人工肝治疗例次和真菌感染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伏立康唑治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伊曲康唑治疗患者(P<0.05,表1);伏立康唑治疗患者黄疸消退更快,但肾功能一度有损伤表现。两组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后,体温均逐渐下降至正常,呼吸道症状减轻,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资料未列出)。在14例伏立康唑治疗患者中,10例(71.4%)肺部影像学检查表现明显好转;在12例伊曲康唑治疗患者中,5例(41.6%)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好转。
在治疗12w时,6例(42.9%)伏立康唑治疗患者生存,显著高于伊曲康唑治疗组的3例(25.0%,P<0.05)。伏立康唑治疗组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14.2%)、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例(28.5%)和肺部感染2例(14.2%);伊曲康唑治疗组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16.6%),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例(16.6%),肺部感染者5例(41.6%)。
伏立康唑组中2例(14.2%)出现皮肤干燥、瘙痒,1例(7.1%)出现头晕加重,1例(7.1%)两侧腹壁皮肤麻木,4例(28.4%)口唇干燥、皲裂,2例(14.2%)表现为畏光和视物模糊;2例(16.7%)伊曲康唑治疗患者出现疲劳、腹痛,3例(25%)出现便秘。未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或加重病例。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伏立康唑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