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卡丁治疗经治小细胞肺癌(SCLC)和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首个真实世界研究于今年7月14日全文在线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10.002),结果显示:鲁比卡丁治疗SCLC和MPM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和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免疫调节功能为与免疫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SCLC和MPM均为预后较差的侵袭性胸部恶性肿瘤。尽管在其治疗方案中添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总生存期(OS)依然较差,一线治疗失败后缺乏治疗方案。鲁比卡丁(lurbinectedin)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通过诱导DNA双键断裂,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直接抗肿瘤作用 ;此外,其还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肿瘤生长促进因子分泌和转录显著影响肿瘤微环境。既往研究显示,TAMs减少可能会产生更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自2019年11月29日至2020年12月22日,该研究前瞻性收集接受鲁比卡丁(3.2 mg/m2,Q3w)治疗的SCLC(n=43)和MPM(n=52)共95例患者数据。研究主要终点为疗效,次要和探索性终点为鲁比卡丁的安全性和免疫调节特性。所有SCLC和81%MPM患者既往接受≥2线治疗。SCLC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5个月(95% CI,1.4-3.0),中位OS 7.0个月(95% CI, 4.7-未达到)。6个月PFS率为12% (95% CI, 5-28%),6个月OS率为57%(95% CI, 43-75%)。治疗12周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6.3%和27.9%。MPM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中位PFS为2.8个月(95% CI, 1.4-4.2),中位OS为7.2个月(95% CI, 5.9-未达到)。6个月的PFS率为20%(95% CI, 11-36%),6个月OS率为58%(95% CI, 46-74%)。未记录到肿瘤缓解,治疗12周的DCR为28.8%。
鲁比卡丁相关的任意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4%(83/95),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25/95)。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1% SCLC, 16% MPM)和疲劳(2% SCLC, 6% MPM)。研究过程中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研究发现鲁比卡丁治疗与循环经典单核细胞减少显著有关。此外,治疗前经典单核细胞比例较低的SCLC患者,接受鲁比卡丁治疗后具有较长的PFS。研究还发现鲁比卡丁可以促进CD4+、CD8+ T细胞(SCLC)和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SCLC和MPM)增殖,同时改变循环淋巴细胞共刺激和共抑制受体表达。
鲁比卡丁单药治疗既往多线治疗的SCLC和MPM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鲁比卡丁通过促进抗肿瘤免疫细胞群的增殖和表型转移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可为患者免疫联合治疗提供基础。这项真实世界研究纳入的人群异质性较大、患者体力状况较差、治疗线数较多可能是其疗效结果低于既往SCLC和MPM临床试验数据的原因。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鲁比卡丁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b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