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石药业官网宣布,T《The Oncologist》杂志在线发表了泰吉华(阿伐普替尼片)NAVIGATOR中国桥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阿伐普替尼对携带PDGFRA D842V突变的中国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展示出优越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对四线及以上的中国GIST患者也展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阿伐普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 PDGFRA 和 PDGFRA D842 突变体以及 KIT 外显子 11、11/17 和 17 等多个突变体,半数抑制浓度(IC50 s)小于 25nM。PDGFRA 和 KIT 的某些突变可导致这些受体出现自磷酸化和结构性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阿伐普替尼的其他潜在靶点包括野生型 KIT、PDGFRB 和 CSFR1。体外细胞试验中,阿伐普替尼可抑制与已上市的激酶抑制剂相关的 KITD816V 和 PDGFRA D842V 耐药突变体的自磷酸化,IC50分别为 4nM 和 30nM。在植入来源于 GIST 患者的伊马替尼耐药并携带活化 KIT 外显子 11/17 突变的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中,阿伐普替尼也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阿伐普替尼的安全性和初步临床疗效已经在全球I期临床实验NAVIGATOR中证实。该实验为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I/II期NAVIGATOR中国桥接研究旨在评估阿伐普替尼在中国不可切除/转移性GIST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实验研究:
入组患者:纳入PDGFRA D842V(+)及非PDGFRA D842V(-)患者
剂量设计:I期研究利用改进的3+3剂量递增设计评估安全性和确定II期研究剂量。II期剂量扩展研究对PDGFRA D842V突变患者或已接受至少三线治疗但非PDGFRA D842V突变的患者进行安全性/有效性评估。
研究终点: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确定推荐的II期临床试验的使用剂量(RP2D)、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发生率和安全性。I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独立影像学审查委员会(IR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 (ORR)。
在28例携带PDGFRA D842V突变的患者中,中心影像学(IRRC)及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5%和79%,临床获益率(CBR)均为86%。IRRC评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12个月的总生存率为92%。在23例四线和四线以上的患者中,IRRC及研究者评估的ORR分别为22%和35%,CBR均为57%。IRRC评估的中位DOR未达到,中位PFS为5.6个月;研究者评估的中位DOR为9.4个月,中位PFS为5.6个月。OS数据尚未成熟,12个月的总生存率为61%。
安全性:阿伐普替尼在中国GIST患者中的安全性可控且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最常报告的≥3级治疗相关AE包括贫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血胆红素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总结:该实验证实了阿伐普替尼治疗PDGFRA D842V突变患者以及晚期四线或后线治疗GIS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阿伐普替尼的后续临床应用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阿伐普替尼已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获批上市。期待后续阿伐普替尼能惠及更多的中国GIST患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伐普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awp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