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 属于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视觉异常是其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改变、畏光、肿胀等。目前伏立康唑导致视物模糊的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指出,伏立康唑导致视觉异常可能与视锥和视杆ON型双极细胞功能障碍有关,一般不引起眼底病变,通常发生在服药后1周内,症状较为轻微,停药或调整剂量可缓解症状,大多数14天内可自行恢复。
侵袭性曲霉病(IA)是最常见的侵袭性真菌病之一,被称为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喜欢潜藏在艾滋病、血液病、肿瘤、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群体。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IA患者至少有16万,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且缺少高效的治疗措施,IA死亡率高达39%以上。
《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曲霉病诊断处理实践指南》推荐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为高危群体预防IA的首选药物,其中伏立康唑 更是作为初始治疗IA的首选药物。当无法应用伏立康唑时,两性霉素B可作为初始治疗和补救治疗的有效药物,棘白菌素(如卡泊芬净等)可作为单用或联合使用补救治疗的有效药物。
伏立康唑引起视物模糊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基因多态性等因素相关。伏立康唑主要经过CYP2C19、CYP2C9、CYP3A4酶进行代谢,与这些酶的抑制剂联合使用可导致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升高,如艾司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研究表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超过4.8ug/ml时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CYP2C19等肝药酶具有快代谢型、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其基因多态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伏立康唑 代谢能力不同,导致机体血药浓度呈现显著的个体化差异,其中慢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更容易出现药物蓄积诱发不良反应。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伏立康唑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