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靶向治疗成为热点,如膜表面靶向药、小分子靶向药等。细胞如同一个房间,膜表面的靶向药作用于房间外,但其作用并不稳定、容易脱靶;小分子靶向药作用于房间内,但如何进入房间是关键——目前靶向药的策略都是在进行药物与受体的优化,而塞利尼索(Selinexor)全新作用机制的靶向药,对于细胞这个房间来说,里面有“好人”——抑癌基因,也有“坏人”——癌基因,塞利尼索(Selinexor)如同一把锁,扮演着警卫角色,它作为核输出蛋白抑制剂,通过结合核输出蛋白XPO1、激活抑癌蛋白、降低细胞内致癌蛋白水平,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该机制不同于目前的抗肿瘤靶向药,为淋巴瘤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常见恶性肿瘤,病变主要位于淋巴结、胸腺、脾脏等淋巴器官,可造成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损害,危及生命。R-CHOP方案是治疗B细胞NHL的标准方案,但大部分患者仍不能治愈,临床亟需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改善治疗现状。以塞利尼索Selinexor)为代表的新型靶向药物正逐渐进入临床,成为治疗NHL的新武器,为多线治疗失败的NHL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人员针对DLBCL患者的临床结局开展了多中心真实世界的研究,即REAL-TREND研究,该研究共纳入2000多例患者,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发生原发耐药;接受正规治疗之后复发的患者(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2个月之内),其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只有半年。
另外,部分高危的患者,在标准R-CHOP方案治疗后,虽然短期疗效尚可、但仍会有长期复发的可能,其后续治疗相当棘手。
部分老年患者(>60岁)无法耐受高强度的治疗方案,其复发可能性极大。
原发耐药、继发耐药以及无法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患者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其治疗难度大、总体生存情况较差。
塞利尼索(Selinexor)治疗难治复发DLBCL的SADAL研究,纳入了末线难治患者以及原发难治患者,其ORR达28.3%,GCB亚型患者ORR达34%。该研究表明,塞利尼索(Selinexor)单药治疗潜力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塞利尼索/希维奥(SELINEXOR)联合伊布替尼用于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