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非尼主要用于什么疾病?达拉非尼是BRAF激酶的某些突变型的抑制药,联合曲美替尼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素瘤和Ⅲ期黑素瘤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达拉非尼使用还需要注意什么?1)用药后可能导致胎儿损害,孕妇最好不要使用。如果您已经怀孕或者计划怀孕,请咨询医生或药师。2)有生育计划的患者(包括男性),请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16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包括已接受输精管结扎的男性。
3)哺乳期妇女如果用药,请在用药期间和停药后2周内停止哺乳。如您处于哺乳期,请告知医生以便做出更好的治疗选择。
4)用药期间如果出现疲劳、头晕或眼睛问题,请您尽量避免驾驶和操作机器。
5)18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暂不清楚,不推荐使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团队:BRAF V600突变晚期肺腺癌,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后线治疗实现生存突破;
当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经进入精准靶向治疗时代,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于晚期NSCLC优先进行分子检测,以精准指导临床用药选择[1-3]。然而,与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不同,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长期面临着无靶向药可用的困境,直至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获批。
全球注册临床研究(BRF113928研究)首次证实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在BRAF V600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全线首选地位。该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一线还是后线治疗,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均能够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且持续缓解时间久:一线和后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3.9%和68.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15.2个月和9.8个月[4,5]。此外,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全线治疗生存获益显著:一线和后线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14.6个月和10.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4.6个月和18.2个月,5年OS率分别为22%和19%[4,5]。同时,该双靶方案的安全性良好,三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5,6]。
在中国肺癌注册研究中,其也显示出一致的获益。不论初治还是经治BRAF突变的NSCLC患者,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ORR高达75%,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5%;研究者评估的ORR为75%,DCR为100%[7]。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难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也展现出明显的临床获益。既往研究显示,化疗、免疫治疗的生存预后不佳,且维莫非尼单靶治疗一例BRAF V600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的OS仅5个月[8-11]。而BRF113928研究中,部分脑转移患者通过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实现部分缓解(PR)[5,6],且多项病例报告提示该双靶方案可有效缓解NSCLC脑转移病灶,甚至达到完全缓解(CR)[12-14]。在一项病例报告中,多线治疗失败后的脑转移患者,予以双靶治疗,颅内病灶仍可持续控制长达半年以上[14]。由此可见,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可能是BRAF V600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更好的治疗选择。
上述病例确诊为BRAF V600突变晚期右肺腺癌(cT1N3M1 IV期)后,使用抗血管生成+化疗一线治疗,并在发生双侧胸腔积液增多及新增小脑强化灶后,改行免疫+抗血管生成+化疗二线治疗。但遗憾的是,病情迅速进展,右肺中叶占位较前增大,双肺下叶膨胀不全伴双侧胸腔积液。
考虑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明显,胸腔积液控制不佳,再次化疗耐受性较差,因此,与患者沟通后,改行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三线治疗。治疗期间,多次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病灶略缩小,胸腔积液逐渐减少,肺内病情稳定;且多次复查头颅MRI发现左侧小脑异常强化灶逐渐缩小至显影不明显,桥脑异常强化灶逐渐缩小,强化减弱。截至末次随访时,肺内及颅内病情稳定,PFS大于17个月。
该病例的治疗过程表明,即使对于颅内进展的BRAF V600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生存获益显著;同时,双靶治疗的安全性较好,多数不良反应及时发现治疗可得到控制。
作为针对BRAF突变NSCLC患者的首个双靶方案,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已经在国内获批,并得到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而且,距离获批不到1年,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BRAF V600突变晚期NSCLC的适应症就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正式落地实施。期待随着药物可及性的进一步提升,该双靶方案能够惠及更多患者,助力他们实现生存突破,缔造“生命奇迹”。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达拉非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dl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