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不足引起的以外周血三系减少为特征的疾病。NSAA是较不常见的类型,但在中国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免疫抑制剂(IST)+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环孢素是目前非输血依赖NSAA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存在ATG价格昂贵、需住院使用等问题。新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艾曲泊帕被证实对重型和极重型AA有效,被推荐与IST联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然而,对于艾曲泊帕治疗失败、出现NSAA早期症状即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目前可选的治疗方案非常有限。
阿伐曲泊帕是另一种目前在国内推出的TPO-RA,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阿伐曲泊帕与TPO存在协同作用,不仅能显著增加血小板数量,而且具有肝脏毒性较小、副作用较少、易于口服以及没有饮食相互作用等优点。
该研究共招募30例NSAA患者,其中1例由于入组时进展为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而被排除。2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了阿伐曲泊帕治疗。4例受试者阿伐曲泊帕治疗时间少于2个月,其中3例失访,1例主动退出试验。共25例受试者接受至少3个月的阿伐曲泊帕治疗,并纳入结果分析。男性13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为51(20-75)岁。从诊断到阿伐曲泊帕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9(6-480)个月。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两系细胞减少和仅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为12例、9例和4例。对既往治疗表现为复发、不耐受和难治的患者分别为8例、5例和12例。
入组的29例受试者中,共11例(38%)患者报告了13起AEs,其中2起AEs属于II级,11起AEs属于I级。II级AEs均为肝功能障碍,见于同时接受环孢素/他克莫司治疗的2例受试者,降低环孢素/他克莫司剂量则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另有10起AEs见于9例同时接受环孢素/他克莫司治疗的受试者,其中8例出现I级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2例出现I级肌酸升高。这些AEs通过调整剂量或单纯观察均得到缓解。接受阿伐曲泊帕单药治疗的3例患者中,1例(33%)出现I级恶心,减轻剂量后症状缓解。至随访终末,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药物相关回撤或疾病克隆演化问题。
对阿伐曲泊帕治疗至少3个月的25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价,其中阿伐曲泊帕单药或与环孢素/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23例。阿伐曲泊帕中位暴露时间和中位剂量分别为5(3-10)个月和5400(2400-14,400)mg。阿伐曲泊帕治疗第1、2和3个月的ORR和CRR分别为24%(6/25)和4%(1/25)、48%(12/25)和4%(1/25)、56%(14/25)和12%(3/25)。治疗第3个月,分别有44%(11/25)、37%(7/19)和54%(7/13)患者出现PLT、HGB和NEU缓解。出现单系、两系和三系细胞改善的患者分别为7例、3例和4例。复发/不耐受患者的ORR为77%(10/13),明显高于难治患者(33%,4/12)(P=0.047)。
在阿伐曲泊帕持续给药的患者随访期间,未观察到疾病复发。然而,1例患者经阿伐曲泊帕治疗2个月后获得PR,维持治疗1个月后停药复发。随访3和6个月时,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演化证据。
在阿伐曲泊帕暴露时间和平均剂量相近的情况下,比较治疗3个月时有响应和无响应患者的特征发现,性别、年龄、细胞减少涉及谱系、阿伐曲泊帕给药前全血细胞计数和与环孢素/他克莫司联合使用方面均没有差异(表2)。然而,与无治疗应答的患者相比(37(7-480)个月),有治疗应答的患者从诊断到阿伐曲泊帕给药的持续时间较短(10(60-80)个月,P=0.027),且有较高的复发或不难受患者比例(71%(10/14)vs 27%(3/11),P=0.047)和较低肌酸基线水平(72(41–107)vs 89(54–135)μmol/L,P=0.037)。
临床研究证实,阿伐曲泊帕较其他TPO-RAs在某些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显示出快速响应和耐受良好的优势,且能使艾曲泊帕难治的ITP患者获益。本研究对阿伐曲泊帕用于复发、难治或艾曲泊帕/IST不耐受NSA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阿伐曲泊帕/苏可欣(AVATROMBOPAG)适应症范围及功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