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培米替尼已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既往经治的晚期/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FGFR2基因易位型胆管癌。此外,FDA还授予培米替尼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胆管癌。这类认定一般授予计划用于安全有效地治疗、诊断或预防影响20万人以下的罕见疾病的研究化合物。2018年12月,信达生物与Incyte就培米替尼(FGFR1/2/3抑制剂)等三个Incyte发现并研发的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候选药物达成战略合作。
I/II期FIGHT-101研究旨在评估FGFR1-3强效选择性抑制剂培米替尼,单药或联合使用治疗携带或不携带FGF/FGFR基因突变、难治性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初步有效性。
共128例患者接受培米替尼1-20mg治疗,其中间断治疗(每天一次,治疗两周、停一周)70例,连续治疗58例。没有剂量限制毒性事件出现。剂量≧4mg显示出药理学活性(MTD未达到,RP2D未13.5mg)。最常见的治疗相关紧急不良事件(TEAE)为高磷酸盐血症(75%,3级及以上2.3%),最多的3级及以上TEAE为疲劳(10.2%)。剂量中断、减少、TEAE相关的治疗中止分别在66例(51.6%)、14例(10.9%)、13例(10.2%)患者中出现。共有12例患者达到PR,其中胆管癌5例,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胆囊癌、子宫癌、尿路上皮癌、复发纤维星形细胞瘤、NSCLC各1例,中位DOR为7.3个月。FGFR融合/重排患者的ORR率最高(n=5,25%),其次为FGFR突变患者(n=3,23.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在肿瘤细胞增殖、存活、迁移和血管生成(新血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GFR基因融合/重排、易位和扩增极可能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在胆管癌中,目前的研究已证实FGFR2基因融合/重排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靶向FGFR2对存在此类FGFR2变异的胆管癌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培米替尼是一种针对FGFR亚型1/2/3的强效选择性口服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已证实该药物对FGFR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药理学活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培米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m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