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ALK-TKI初始应答患者表现出不完全缓解,导致残留病灶进而导致获得性耐药。LCT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残留病灶,可能助力延缓耐药并改善临床结果。在ALTA-1L研究中,布格替尼治疗组的24%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56%的患者达到深度缓解,肿瘤缩小达到76%~100%,达到深度缓解患者的中位PFS长达44.1个月[7]。布格替尼具有深度缩瘤作用,可能为转移性ALK阳性NSCLC患者带来局部治疗机会。
BRIGHTSTAR试验是一项单中心、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布格替尼诱导后序贯LC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纳入TKI初治、寡转移或多发转移性ALK阳性NSCLC患者,接受布格替尼诱导治疗8周,随后进行放射治疗和(或)手术的LCT治疗,对基线时和布格替尼诱导治疗后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疾病负担由总体3D肿瘤体积定义。此外,本研究也回顾性分析了III期ALTA-1L试验数据。
34例患者入组研究,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33~73岁)。基线评估时,82%(n=28)患者具有多发转移性疾病(>3个病灶),41%(n=14)患者为脑转移。
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经布格替尼诱导治疗后94%(32/34)患者可接受LCT,LCT方式包括放疗(n=27)、手术(n=3)和手术+放疗(n=2)。2例患者未接受LCT(1例撤回同意,1例患者无适合LCT的病灶)。在5例接受手术患者中,手术方式包括4例肺叶切除术、1例亚肺叶切除术和1例肾上腺切除术。5例接受手术,患者术后标本分析显示:2例患者达到完全病理缓解,1例患者原发病灶达到完全病理缓解。4例(12%)患者出现≥3级LCT相关不良事件(LRAE),3级LRAE包括4级支气管肺出血(n=1)、3级肺炎(n=1)、3级贫血(n=1)、3级恶心(n=1)、3级呕吐(n=1)和3级食管炎。
接受布格替尼诱导治疗8周后,疾病控制率为100%,ORR为79%(n=27)。布格替尼+LCT的1年、2年和3年PFS率分别为94%、80%和66%。相比之下,ALTA-1L研究中接受布格替尼治疗亚组12周内未进展患者的1年、2年和3年PFS率分别为76%、56%和47%。
在BRIGHTSTAR研究中,在12例出现疾病进展(PD)患者中,截止数据分析时,大脑是其中6例(50%)患者中唯一出现PD的部位。单变量Cox模型分析显示,基线时ALK变异、转移部位数量均不能预测PFS。基线时和诱导治疗后较低的疾病负荷与较好PFS相关(HR=1.006,P=0.007)。
布格替尼诱导后序贯LCT在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显示较好的安全性,且与单独使用布格替尼的历史结果相比,布格替尼诱导后序贯LCT可延缓耐药、降低疾病负荷,并改善临床结局。布格替尼诱导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以及所有病灶均进行LCT与更好临床获益相关,无论基线寡转移或多发转移均能从布格替尼诱导后序贯LCT治疗中获益。
布格替尼的深度缩瘤作用使患者在接受诱导治疗后肿瘤负荷显著降低,更可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PFS,也为后续局部治疗完整去除所有病灶创造了条件。完整去除所有病灶进一步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肺癌靶向药布格替尼(BRIGATINIB)相关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布格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j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