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来自三项3期、多中心、双盲、随机试验的结果,解释了乌帕替尼在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导和维持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UC3中,共有451名患者(21名来自2b期研究,278名来自UC1,152名来自UC2)在接受了8周的乌帕替尼诱导治疗后获得临床疗效,他们再次被随机分配到15mg乌帕替尼(n=148)、30mg乌帕替尼(n=154)和安慰剂(n=149)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45mg乌帕替尼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显著增多(乌帕替尼组UC1 319例患者中有83例[26%],UC2 341例患者有114例[34%]获得临床缓解;安慰剂组为UC1 154例患者中7例[5%],UC2 174例患者中7例[4%];p<0.0001;UC1和UC2的调整后治疗差异分别为21.6%[95%可信区间15.8–27.4]和29.0%[23.2–34.7])。
乌帕替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JAK(Janus kinase)信号转导分子来发挥作用。JAK是一种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它参与了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乌帕替尼通过抑制JAK,能够减少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在维持性研究中,与安慰剂组相比,更多接受乌帕替尼治疗的患者(15mg组:148例中63例[42%];30mg组:154例中80例[52%])达到了临床缓解,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为149例中18例[12%];p<0.0001,调整后的治疗差异:乌帕替尼15mg vs安慰剂组30.7%[21.7-39.8],乌帕替尼30mg vs安慰剂组39.0%[29.7-48.2])。
相比于安慰剂,口服45mg乌帕替尼8周可有效诱导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缓解。另外,在对8周乌帕替尼治疗应答的患者中,相比于安慰剂,口服15mg或30mg乌帕替尼52周,可有效维持其临床缓解。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乌帕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wp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