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托坦是BMS基于杀虫剂DDT开发的一种可以溶解肾上腺细胞的药物,最早于1970年7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该产品也是FDA批准的唯一一个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药物。米托坦是唯一被NCCN指南批准的可用于肾上腺皮质癌术后防复发孤儿药。适用于无法手术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肿瘤所致的皮质醇增多症。米托坦是多个国际指南和共识推荐的肾上腺皮质癌首选辅助治疗药物。
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预后差的罕见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1-2/100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12%。从婴幼儿到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有可能患肾上腺皮质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手术切除是肾上腺皮质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患者痊愈率不高而且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对于不能手术切除以及术后预防复发的患者,首选米托坦。
对于肾上腺皮质癌的联合化疗,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附属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人员将304名晚期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米托坦联合依托泊苷、阿霉素及顺铂(EDP)治疗,另一组则进行米托坦联合链脲霉素治疗。疾病进展期患者接受修正的食物疗法作为二线治疗方式。试验首要研究指标为总体存活率。
研究者发现,对于一线治疗,EDP–米托坦治疗组患者与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组相比,应答率有显著性提高,并且无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期也更长,两组间总体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在接受修正的食物疗法以进行二线治疗的185名患者中,EDP–米托坦治疗组患者无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期为5.6月,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组则为2.2月。没有接受变更的二线治疗的患者EDP–米托坦组有更优的总体生存率,EDP–米托坦治疗组与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组分别为17.1月和4.7月。
米托坦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它还可以抑制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减少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此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医生会视乎患者的体重或身体表面面积来决定每日服用的剂量。成人每日剂量为1至6克(可分3至4次服),及后可逐步递增至每日8至10克。一般建议每日最高剂量为18克。口服约40%由胃肠道吸收,其余60%以原型随粪便排出。每日5~10g,血药浓度可达10~90μg/ml,代谢物浓度30~50。停药6~9μg/ml周后,血浆中仍可测到邻氯烷。本品脂溶性高,主要储存于脂肪中。从尿中排出的水溶性代谢物约占给药量的25%。
米托坦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疾病。它的疗效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试验所证实,并且已经被许多医生所推荐。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米托坦/密妥坦(MITOTANE)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米托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mituo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