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可与BTK活性位点上的半胱氨酸残基(Cys-481)选择性地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BTK的活性,还可通过抑制BTK在Tyr223处的自磷酸化来抑制BTK的完全活化,进而抑制BCR信号通路的激活,中断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从而阻碍其黏着迁移,最终造成B细胞死亡。
BTK是BCR通路中重要的一环,BCR通路是成熟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BTK功能异常可能会使BCR信号通路过度活跃,促进恶性B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导致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等疾病,是B细胞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体外与临床实验均表明,BTK参与B细胞恶性肿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与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红斑狼疮),成为治疗血液肿瘤的理想靶点。
在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8%(完全缓解21%,部分缓解47%),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3.9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为58%,伊布替尼的出现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治疗MCL最重要的突破。
虽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已经开创性地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但它除了和BTK结合外,还能与ITK、TEC等其他激酶结合,因此造成了出血风险、腹泻、皮疹、房颤、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