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朗妥昔单抗(ZYNLONTA/LONCASTUXIMAB)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疗法药物,因其独特的机制和显著的临床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美国最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肿瘤,是一种进展迅速的侵袭性疾病,具有异质性高、亚型多等特点。40%以上的一线疗法无效,病人预后较差。CD19是表达于B淋巴细胞及滤泡树突状细胞的表面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成员,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上,分子量约95KD。细胞外有N端及两个C2-Ig区,一个跨膜区,细胞内有C端及含9个酪氨酸残基的高度保守功能区。
CD19有一些独特优势,如:只在正常和恶性B细胞表达,几乎不在其他组织表达。CD19在B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不丢失,难治/复发性病例依然有效。CD19在造血干细胞和pro-B细胞不表达,治疗停止后,B细胞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
朗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19的ADC,它与表达CD19的肿瘤细胞结合时会被细胞内化,随后释放吡咯并苯二氮杂二聚体(PBD)细胞毒素。PBD与DNA小沟结合,形成强效的细胞毒性DNA链间交联,导致DNA复制停滞,阻断细胞周期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而因PBD交联引起的DNA修复机制微小且易于隐藏,因此并不会改变DNA的结构。最终,Zynlonta能够使细胞周期阻滞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在临床试验中,朗妥昔单抗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化疗方案,朗妥昔单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疾病恶化的风险,并且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此外,由于其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朗妥昔单抗还具有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潜力。LOTIS 2试验数据显示:ORR达到48.3%,CR为24.1%。患者的中位反应时间为1.3个月,其中70名缓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0.3个月。
除了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朗妥昔单抗在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中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某些实体瘤的治疗中,通过联合使用朗妥昔单抗和其他免疫疗法药物,可以进一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治疗效果。
安全性方面:Zynlonta显示出可管理的毒性;≥10%的患者发生≥3级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高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GGT增加和贫血。
然而,尽管朗妥昔单抗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免疫疗法可能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等。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朗妥昔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Zynlo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