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R-CM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疾病,由转甲状腺素蛋白(TTR)中的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在心肌中沉积引起,导致心肌功能受损,最终引发心力衰竭。氯苯唑酸葡胺作为转甲状腺素蛋白的稳定剂,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与TTR结合,阻止TTR四聚体解离成单体,进而防止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的形成。这种稳定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淀粉样蛋白在心肌中的沉积,从而保护心肌免受损害,改善心脏功能。
临床试验证据
在一项多中心、国际、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ATTR-ACT)中,研究人员将441例ATTR-CM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氯苯唑酸治疗或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氯苯唑酸葡胺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关住院率显著降低。具体而言,氯苯唑酸组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30%,心血管相关住院率降低了32%(P<0.001)。此外,氯苯唑酸还显著减缓了患者功能性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速度,如6分钟步行测试的距离下降率和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总体总结(KCCQ-OS)评分的下降率均显著降低(P<0.001)。
批准与临床应用
基于上述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9年批准了氯苯唑酸葡胺用于治疗成人野生型或遗传型ATTR-CM,以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和住院率。这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在欧洲,氯苯唑酸葡胺也获得了孤儿药认定,并在多个欧洲国家获批用于治疗ATTR-CM。
国内市场情况
2020年,氯苯唑酸葡胺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治疗ATTR-CM的口服药物。2021年,该药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氯苯唑酸在各地的落地,ATTR-CM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在这一疾病诊疗领域的全面发展。
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氯苯唑酸葡胺在治疗ATTR-CM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泌尿系统感染、阴道感染、腹泻和上腹疼痛等。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做好监测,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此外,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和孕妇禁用该药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氯苯唑酸葡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