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帕森坦/司帕生坦(SPARSENTAN/FILSPARI)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并显示出显著的疗效。然而,在使用这种药物时,必须注意其安全性和相关的用药事项。
斯帕森坦/司帕生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能够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重构,从而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此外,该药物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轻肾脏细胞的损伤和坏死,进一步保护肾脏功能。临床研究显示,与传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斯帕森坦/司帕生坦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更高的蛋白尿降低率。
然而,尽管斯帕森坦/司帕生坦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其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接受斯帕森坦治疗的患者中,有高达2.5%的人观察到ALT或AST升高至少3倍ULN(正常值上限),这表明该药物可能导致肝中毒。此外,一些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导致转氨酶升高、肝毒性和肝功能衰竭。因此,在开始使用斯帕森坦治疗前,应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并在前12个月每月测量一次,然后在治疗期间每3个月测量一次。只有在这些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使用斯帕森坦进行治疗。
在使用斯帕森坦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斯帕森坦不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s)和阿利克伦(aliskiren)同时使用,因为联合使用会增加低血压、晕厥、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改变的风险。同时,应避免与CYP3A强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等)联用,如不能避免,则暂停斯帕森坦治疗。
注意剂量调整:斯帕森坦的初始剂量为200mg,每日口服一次,如果患者可以耐受,14天后剂量增加到400mg,每日一次。在中断治疗后恢复用药时,应考虑调整药物剂量,从初始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推荐剂量。
监测肝功能: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果出现肝毒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疲劳、厌食、黄疸、尿色暗、发热或瘙痒),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和重度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斯帕森坦。
综上所述,斯帕森坦/司帕生坦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使用该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定期监测肝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潜在的风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