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巴替尼(LYTGOBI/FUTIBATINIB)在治疗重排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成果为晚期肝内胆管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肝内胆管癌(iCC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约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10%-15%。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预后较差。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福巴替尼作为一种针对FGFR突变的新型激酶抑制剂,在治疗重排阳性肝内胆管癌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福巴替尼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来发挥治疗作用。具体来说,福巴替尼能够抑制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这是一种在肿瘤细胞增殖、存活、迁移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体。在胆管癌中,约9%-14%的患者携带FGFR2基因融合,这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福巴替尼通过高度选择性、强效不可逆共价结合FGFR1-4,有效抑制了这些突变肿瘤细胞的生长。
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福巴替尼的疗效。在FOENIX-CCA2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福巴替尼对103名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FGFR2融合阳性或FGFR2重排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在接受过一次或多次不包括FGFR抑制剂的系统治疗后,疾病均出现了进展。然而,在使用福巴替尼治疗后,42%的患者对药物产生了反应,包括一个完全反应。此外,83%的患者疾病得到了控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了21.7个月。这些数据表明,福巴替尼在重排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显著的疗效外,福巴替尼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尽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高磷血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口腔炎和疲劳等,但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且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给予对症治疗可以得到缓解。仅有少数患者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永久中断了治疗,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福巴替尼在治疗重排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福巴替尼有望为更多肝内胆管癌患者带来福音。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福巴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f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