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当下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而且对于诊断为侵袭性曲霉病和毛霉病的患者,现有治疗方案比较有限,耐药性也日渐攀升。
硫酸艾沙康唑胶囊是治疗成人侵袭性曲霉病和毛霉病的一种新型抗真菌药。我们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冯四洲教授教授,为我们全面剖析该药物的适用人群、临床特点及治疗优势。
目前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常见的曲霉菌和毛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趋势如何?哪些患者更容易感染侵袭性真菌?
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侵袭性曲霉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近几年来,毛霉菌感染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粒细胞缺乏和移植后的免疫功能重建缓慢,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均是导致霉菌感染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近年来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这一类广谱抗真菌药应用后,若治疗无效或发生突破性真菌感染,往往要考虑毛霉菌感染的可能。在血液病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是侵袭性曲霉和毛霉,甚至混合感染的高危人群。此外,糖尿病患者也是毛霉菌感染的重点人群。
艾沙康唑是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具备伏立康唑的特点以及其他多重优势。首先,艾沙康唑抗菌谱非常广,除了对曲霉菌有效以外,对毛霉病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的对比研究发现,其疗效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相当,且毒副反应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其次,艾沙康唑在组织浓度特别高,包括肺部、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组织等。目前已有文献显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如在血液患者中应用广泛的伊布替尼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艾沙康唑治疗疗效非常好。因此,既往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曲霉菌病经伏立康唑治疗后还要联合手术治疗,未来应用艾沙康唑治疗后,是否还需要做手术治疗,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也拭目以待。
此外,我们可以从艾沙康唑与伏立康唑的一项对比研究中发现,对于临床诊断及确诊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患者而言,艾沙康唑疗效与伏立康唑相当,毒副反应明显低于伏立康唑。基于此,国际上很多重要的指南把艾沙康唑与伏立康唑同等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治疗。
最后,对于肾毛霉菌感染的患者而言,既往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但其在肾组织浓度较低,通常仍需要手术切除肾脏进行治疗。艾沙康唑在肾组织的浓度非常高,未来用艾沙康唑治疗肾毛霉菌感染是否不需要采取手术切除肾脏?虽然目前尚无资料,还有待于临床的研究。但从艾沙康唑的临床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艾沙康唑未来可能会对肾毛霉菌感染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艾沙康唑的相关临床研究和综述,目前有哪些方面让您印象较深?
临床上有很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白血病患者等,往往不是死于本病,而是死于曲霉病、毛霉病。因此,抗感染是血液病及移植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抗真菌药物艾沙康唑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最近,艾沙康唑在国内的上市,我非常感兴趣。目前,我们已撰写了一篇中文综述并完成发表,英文综述SCI期刊已接受。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阅读了大量文献,如2019年全球抗毛霉菌指南[12],其明确提出对于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A类推荐艾沙康唑针剂/片剂或泊沙康唑针剂/片剂治疗毛霉菌病。因此,艾沙康唑能够给很多的毛霉菌感染患者带来了希望。除此之外,管理侵袭性曲霉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比如药物导致的肝肾功能损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导致浓度不达标或者过高等等,艾沙康唑作为新一代抗真菌药物,除了能兼顾疗效与安全性以外,线性的药代动力学,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等也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优势[13]。现在有很多真实世界研究尝试将艾沙康唑应用于各类高危患者,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应用的前景和展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艾沙康唑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as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