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若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造成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在传统治疗方案中,部分患者对甲氨蝶呤等药物反应不佳,疾病持续进展。非戈替尼(Jyseleca/filgotinib)作为一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为这类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管理中展现出革新性价值。
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发病机制,其中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信号传导起着关键作用。Janus激酶(JAK)家族中的JAK1作为信号传导的重要枢纽,参与白细胞介素-6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递。当JAK1被异常激活时,会启动下游STAT通路,促使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引发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及关节损伤。
非戈替尼通过与JAK1的催化域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其激酶活性,阻断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链。这种精准阻断可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介质的合成与分泌,从源头抑制滑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同时减轻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实现对疾病进程的有效控制。其对JAK1的高选择性(较JAK2、JAK3抑制活性高10倍以上),可降低因广泛抑制JAK家族导致的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风险。
非戈替尼主要适用于对甲氨蝶呤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患者。具体包括:经甲氨蝶呤治疗至少12周后,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因胃肠道反应、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无法继续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
在临床实践中,这类患者常表现为:≥6个关节肿胀、≥9个关节压痛;晨僵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血沉(ESR)≥28mm/h或C反应蛋白(CRP)≥10mg/L。此外,非戈替尼可单药使用,也可与甲氨蝶呤等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应用,为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非戈替尼通过精准靶向JAK1通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兼具疗效与安全性的革新方案。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遵循适应症,结合患者的合并症、用药史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加强长期监测,以实现疾病的持续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随着临床证据的积累,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