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手段包括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疗和全脑放疗(WBRT)。然而,有研究表明,与单独的支持治疗相比,WBRT不能提高生存率或生活质量。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与化疗或WBRT相比,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可以降低脑部转移病灶进展的风险。有试验证明,奥希替尼在小鼠和一些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可以表现出较高的血药浓度,反映了奥希替尼对血脑屏障的穿透能力是比较强的。那么奥希替尼与化疗的效果相比,能显示出什么样的更好的疗效呢?
在AURA3入组的419例患者中,伴有CNS转移的患者116例(占28%,cFAS:奥希替尼组和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75和41例),其中可评估疗效集患者46例(占11%,cEFR:奥希替尼组和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30和16例)。在cFAS中,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且与AURA3研究的总体人群相似。既往接受过脑放疗的患者,奥希替尼组和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37%和49%。在cEFR组中,奥希替尼组CNS 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0%(21/30)对比培美曲塞铂类组为31%(5/16)。在cFAS中,奥希替尼组CNS 的ORR为40%(30/75),对比培美曲塞铂类组为17%(7/41)。在cFAS和cEFR中,奥希替尼组CNS的中位DoR均为8.9个月,化疗组均为5.7个月。
在奥希替尼组中,51%取得系统性缓解的患者同样取得CNS缓解;而化疗组中此比例为31%。在cFAS中, CN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奥希替尼组显着优于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11.7个月 对比5.6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CNS无进展风险,奥希替尼组和培美曲塞铂类组分别为75%和43% vs 45%和17%。奥希替尼对比培美曲塞铂类组CNS进展事件率显着更低,16% vs 32%;且CNS新发病灶数更少,11% vs 22%。与系统性治疗的疗效一致,在基线伴有CNS转移的T790M突变患者中,相对比于化疗,奥希替尼显着延长CNS转移患者的PFS,具有更高的 CNS ORR。
详情请访问 AZD9291 http://azd9291.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