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常规病理学评估的ITH-HER2是双靶向(曲妥珠单抗+T-DM1)治疗方案的pCR的有效预测因子。如此,选择HER2靶向治疗方案而前期未经过化疗的患者,需要考虑HER2的瘤内异质性。HER2阳性乳腺癌是凶险程度很高的一类乳腺癌亚型,20%-3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为HER2阳性,且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速度较快、较容易出现复发转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肿瘤的异质性可能会带来肿瘤的耐药和治疗的失败,因此一直是肿瘤治疗的挑战所在。
随着抗HER2+治疗靶点的增多,诸如经典的曲妥珠单抗,以及小分子TKI类(拉帕替尼、吡咯替尼等),再有刚刚在国内上市的帕妥珠单抗,当然还有我们目前可望而不可及的T-DM1(据说明年内也会在国内上市),不同机制的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新辅助化疗中双靶联合的各大研究都无一例外的取得了更高的pCR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保乳率、手术切除率甚至有进一步改善预后的趋势,
尤其在2018年SABCS大会上轰动一时的KATHERINE研究对于未达到PCR的患者继续使用T-DM1可以改善预后,T-DM1+曲妥珠单抗似乎一时间成为了新辅助双靶的焦点,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肿瘤的异质性是其生物学行为的一大特点,对于抗HER2治疗,由于其ITH-HER2的存在,我们对于不含化疗的双靶向治疗选择必须要谨慎,本前瞻性研究通过对于HER2异质性的不同来预测双靶向治疗疗效的不同,设计比较合理,得出的结论也比较明确,有一定临床意义,尤其对于当下热捧的双靶向新辅助治疗来说,值得我们进一步斟酌思考。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