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可逆性、选择性酪氨酸蛋白激酶(JAK1、JAK2)抑制剂,可抑制白介素、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的细胞内转导信号。在我国获批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美国FDA还批准用于严重斑秃、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
近期,欧洲药品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添加到了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尼的警告和预防措施中,EULAR特别工作组也建议对血栓栓塞事件高风险患者需慎用选择JAK抑制剂治疗。
巴瑞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2%),肺栓塞(2%)。与安慰剂相比,在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血栓形成发生率增高,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一项大型多国试验中,巴瑞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治疗时出现的感染(16%)和血栓栓塞性事件(3%)的发生率相近。
一项使用JAK抑制剂的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比较了在真实世界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JAKi(托法替布和巴瑞替尼)或阿达木单抗(TNFi)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期间,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发生了75和32例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进一步的校正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差异不显著。
巴瑞替尼可致血栓形成,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动脉血栓形成,以及鉴于其它严重心脏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等)的潜在风险增加(特别是现在或过去吸烟的患者和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在开始应用巴瑞替尼之前,应评估患者获益是否超过个体风险:
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或有血栓病史的患者应避免或谨慎使用本药。如果没有替代药物可用,应教育患者关于血栓形成的体征和症状,并建议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时立即就医。
如出现DVT、PE、动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症状时,应停用本药,并立即评估及进行适当治疗;
如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应停用本药。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