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细胞生理活动中的重要蛋白,BTK参与B细胞成熟/生存信号通路的调控,该信号通路在恶性B细胞中被过度表达。伊布替尼能够以强力共价键的形式与BTK相契合,从而抑制细胞生存信号的过度表达,最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个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不可逆抑制剂,在很多肿瘤中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自上市以来,一直有非常亮眼的市场表现,这带动了全球企业在BTK抑制剂的研发。
多线联合,伊布替尼联合方案助力CLL患者更优长期获益。
伊布替尼单药用于CLL/SLL的治疗已获得广泛认可。近年来,有关伊布替尼的联合方案应用于CLL一线治疗方面的成果颇多,此次ASH中有多项相关研究,与维奈克拉(Ven)的联合方案尤为突出。
2022年7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了伊布替尼联合Ven口服固定疗程用于一线治疗CLL患者的方案。2022 ASH发布的III期FLAIR研究支持了这一方案获批,研究显示,较单药伊布替尼组,I+V组的微小残留病灶(uMRD)阴性比率更高,且与IGHV基因是否突变相关1。另一项数据CAPTIVATE研究的中位5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一线治疗达到uMRD的CLL/SLL患者中,伊布替尼+Ven组最佳完全缓解(CR)率更高(63%对81%),且停药后41个月疗效可持续,生存获益与伊布替尼持续治疗组相似,为一线CLL患者提供了的固定疗程方案的使用依据2。
另一项有意义的III期GLOW研究3显示,在老年或健康状况不佳的CLL患者中,伊布替尼+Ven方案在无进展生存(PFS)期、uMRD持续性方面优于免疫化学治疗方案奥妥珠单抗+苯丁酸氮芥(Clb+O)方案,在uMRD患者中,伊布替尼+Ven组在停药18个月内仍不易发生临床进展。
从克隆演变方面来看,研究显示,非化疗药物治疗可维持del(11q)细胞的克隆稳定性,这与伊布替尼治疗的del(11q)初治患者的生存获益更明显一致。这支持了del(11q)CLL的一线使用伊布替尼治疗方案。
此外,伊布替尼联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iFCR)方案4和伊布替尼联合固定疗程的FC+奥妥珠单抗方案5在一线治疗CLL/SLL患者中的MRD缓解作用较深、可持续,且整体耐受性良好。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