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替尼为具有大环结构的强效三代ALK-TKI,兼具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更高的CNS穿透性、更广的抗ALK突变谱,打破既往治疗局限,为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带来突破性获益。洛拉替尼是一种强效的第三代ALK TKI,对ALK突变具有广谱的活性。在既往研究中,洛拉替尼在因获得性ALK激酶结构域突变而对第二代ALK TKI产生耐药性的ALK+肿瘤中展现了显著缓解疗效。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性、研究者发起的单臂II期试验,在伴有CNS转移且无活动性、可测量颅外疾病部位的ALK重排NSCLC患者中进行。
入组23例患者,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IV期ALK重排NSCLC患者,年龄≥18岁。最常见的任何级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AE)为高胆固醇血症(n=22,96%)、高甘油三酯血症(n=20,87%)、水肿(n=15,65%)、认知影响(n=12,52%)、情绪变化(n=10,43%)以及体重增加(n=9,39%)。
报告的其他CNS AE包括言语缓慢(n=4,17%)、头晕(n=1,4%)和幻觉(n=1,4%)。CNS AE多为轻度(≤2级)。观察到9例3~4级治疗相关AE,包括甘油三酯升高(n=3,13%)、胆固醇升高(n=2,9%)、无症状性脂肪酶升高(n=2,9%)、认知影响(n=1,4%)和体重增加(n=1,4%)。
此外,2例患者发生5级呼吸事件。17例(74%)患者发生需要降低剂量的AE。9例(39%)患者需要降低剂量≥2次。1例患者因水肿和呼吸困难持续而停用洛拉替尼。
对22例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在12周时,13例(59%)患者证实了其客观颅内缓解,包括3例(14%)达到颅内完全缓解。另外8例(36%)患者颅内疾病稳定,12周时颅内疾病控制率(DCR)为95%。
在进一步随访中,3例(14%)部分颅内缓解转为完全颅内缓解。
12个月时,颅内PFS率为79%(95%CI,53~94)。洛拉替尼治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8个月,22例患者中有9例(41%)发生疾病进展。其中,4例(18%)患者发生脑转移进展,5例患者的进展局限于颅外部位。中位颅内PFS为24.6个月(95%CI,20.2至未达到)。
该项II期研究提示,洛拉替尼在接受第二代ALK TKI治疗的CNS特异性进展患者中具有强效的颅内活性,并且,洛拉替尼的颅内DCR为95%。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劳拉替尼/洛拉替尼(LORLATINIB)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