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是一种回肠粘膜细胞胆汁酸转运蛋白抑制剂,它可以阻断肠胆汁酸经过肠肝循环回流入肝,从而减轻肝脏内及循环内的胆汁酸浓度。鉴于其药理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在探讨其在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尤其是PFIC上的效益。本文旨在介绍奥维昔巴特在治疗PFIC患者方面的有效性,并探讨未来针对PFIC患者的治疗措施。
目前已有研究结果证实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在治疗PFIC方面存在较高效益;
鉴于奥维昔巴特在肠肝循环中的独特药理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讨其在胆汁淤积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由Richard J Thompson等人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探究了奥维昔巴特在治疗PFIC患者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62位PFIC患者,这些患者均存在血清胆汁酸升高及剧烈瘙痒等症状。其中,17位患者存在ATP8B1基因突变,被称为PFIC1;45位患者存在ABCB11基因突变,被称为PFIC2。将这些患者以PFIC类型及年龄分层,并以1:1:1分入安慰剂组、40μg/kg/d剂量组以及120μg/kg/d剂量组这三个组别中。该研究的治疗时间为24周,每日以ObsRO得分评估患者瘙痒严重程度并评估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在开始服用试验药物的第4、8、12、18、22和24周,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每次随访测定患者血清胆汁酸、ALT等血清学指标。
在24周治疗中,有13位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断了药物服用,其余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全程。从总体来说,完成了治疗的患者,其血清胆汁酸水平以及ObsRO评分均低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服用了奥维昔巴特的患者,在24周内的血清胆汁酸水平与ObsRO得分大多数处于下降趋势,而对应安慰剂组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24周的治疗中,42位服用药物的患者中有35位出现了不良反应,这些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在不同剂量药物组间的分布大致相似。而在与之对应的安慰剂组中,也有17位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这与奥维昔巴特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似,但在具体的不良事件出现率方面,两组并不相同:在奥维昔巴特组,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或频繁排便等腹部症状;在安慰剂组,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等全身症状。该研究认为,疾病本身的进展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故而,该研究比较分析了两组间的差异,排除了因肝脏疾病本身进展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最终,该研究认为,在35位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14位患者出现了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包括腹泻与频繁排便、AST水平升高、ALT水平升高以及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与频繁排便,这可能是由于未进入肠肝循环的胆汁酸进入结肠,从而刺激结肠粘膜分泌电解质与水分,进而导致腹泻等不良反应。此外,在安慰剂组中,表现为轻至中度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有75%,在奥维昔巴特组中,表现为轻至中度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有76%,两组均未发生死亡或因服用药物而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
综合实验结果得出奥维昔巴特在降低PFIC患者血清胆汁酸,减轻患者瘙痒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此外,该药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可以长期服用以减轻症状,预防患者进展为更加严重的肝病。
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奥维昔巴特(odevixibat胶囊),用于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且该药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所有亚型的药物。奥维昔巴特是一种强效、非全身性回肠胆汁酸转运抑制剂(IBATi),不需要冷藏,作为每日一次的胶囊剂,很容易口服给药,或打开胶囊后洒在软性食物上服用。Bylvay的批准上市,将彻底改变全部亚型(1、2、3型)PFIC儿童的治疗模式。作为有史以来第一种非手术治疗选择,这种疗法可以减轻PFIC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负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奥维昔巴特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