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洛妥珠单抗由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利用西雅图遗传学公司的ADC技术开发,这是一种专门靶向CD79b的首创(first-in-class)ADC,由一种人源化抗CD79b抗体与抗有丝分裂剂MMAE(单甲基阿司他丁E)偶联而成,目前正开发用于治疗数种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CD79b高度特异性地表达于大多数类型的B细胞NHL,使其成为了开发新疗法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靶标。polatuzumab vedotin靶向结合CD79b并破坏这些B细胞,在最大限度地破坏癌细胞的同时最小化对正常细胞的影响。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泊洛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piiq),联合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及Rituxan(美罗华,通用名: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用于既往已接受至少2种疗法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治疗。目前正开发用于治疗数种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CD79b高度特异性地表达于大多数类型的B细胞NHL,使其成为了开发新疗法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靶标。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疾病介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称。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在常见恶性肿瘤排位中在前10位以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所有淋巴瘤的80%-90%,其中2/3原发于淋巴结,1/3原发于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如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鼻及口腔、肺、涎腺、甲状腺和皮肤等。依据细胞来源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B细胞、T细胞和NK/T细NHL。
临床大多数NHL为B细胞型,占总数70%~85%。NHL在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个体化分层上都比较复杂,但是一种有可能高度治愈的肿瘤。目前发病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适应症:
泊洛妥珠单抗与化疗药物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产品(称为“BR”组合)联合治疗成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DLBCL),这些患者之前接受过至少两次治疗但恶化或复发。
用法用量:泊洛妥珠单抗的推荐剂量为每21天静脉注1.8mg/kg,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产品合用6个周期。在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按任何顺序使用泊洛妥珠单抗、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当三者合用时,苯达莫司汀的推荐剂量为90mg/m*/天每个周期的第一和第二天。利妥昔单抗的推荐剂量为375mg/m”静脉注射在每个周期的第一天。如果耐受先前的输注,则可以在30分钟内给予后续输注。如果未预先用药,应在泊洛妥珠单抗前至少30分钟服用抗组胺药和退热药。
给予初始剂量的泊洛妥珠单抗时间应该超过90分钟。监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与输液相关的反应,并在完成初始剂量后至少观察90分钟。如果前一次输注耐受良好,则可将随后的泊洛妥珠单抗剂量作为30分钟输注给药,在输注过程中及输注结束后至少30分钟应对患者进行监测。如果错过了计划的剂量被延迟或丢失,请尽可能立刻给药。调整给药时间表以维持两次给药之间的21天间隔。
不良反应:
①周围神经病变②输液相关反应③骨髓抑制;④严重和机会性感染⑤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⑥肿瘤裂解综合征⑦肝毒性⑧胚胎-胎儿毒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泊洛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