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马度胺(pomalidomide)是继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后的第三个度胺类药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肿瘤活性。泊马度胺作为沙利度胺(thalidomide)的衍生物,可调节T细胞并抑制其增殖,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研究表明,隔日泊马度胺给药可以降低重度骨髓抑制及感染风险达50%,并且近期及远期疗效不受影响。
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Ⅱ期试验(OptiPOM;SAKK 39/16),旨在评估28/28天周期内隔日给药4mg泊马度胺联合每周1次地塞米松低剂量给药的药物活性和安全性,纳入的患者为既往接受过或不耐受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治疗的rrMM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总体缓解率(ORR)。次要终点是总体生存期(OS)、12个月的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事件(AE)。
疗效结果
1.ORR为29.4%(95%CI 16.9~44.8%),其中3例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6例部分缓解(PR)和1例微小缓解(MR);15例患者(44%)病情稳定。8例患者(24%)在第1个治疗周期后出现疾病进展(PD),见表2。
2.在生存期方面,中位PFS为4.2个月(95%CI,1.9~5.5个月),这一结果在上述提及的Ⅲ期临床试验中4~4.6个月PFS[1,2]的范围中;中位OS在分析时,尚未达到。12个月时的OS为66.5%(95%CI,47.6~79.9)。
3.Mateos等人在OCEAN研究中对接受泊马度胺标准剂量治疗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对于年龄>65岁(n=164)的老年患者,有24%达到PR或更好疗效,中位PFS为4.9个月。而在本研究中,患者中位年龄为75岁,使用泊马度胺隔日方案治疗时,其PR或更好疗效的比例达到26%。
安全性结果
中位的治疗持续时间为3.6个月,总体耐受性良好。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泊马度胺剂量延迟/减少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有所改善,治疗性G-CSF仅用于3例(9%)患者。未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或血栓栓塞事件。3例患者的肾功能下降(9%;2例患者为3/4级[6%])。研究中有2例死亡:暴发性疾病进展和猝死(1例患者既往有已知的心脏病,不被认为与治疗相关)。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该研究中并未进行G-CSF预防以及年龄>75岁的患者比例较高,但泊马度胺隔日治疗方案的3/4级事件(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对比其他临床试验(应用标准剂量泊马度胺)低了接近50%。虽然强制性抗菌和抗病毒预防可能有助于减少感染数量,但较低的血液学毒性表明,泊马度胺隔日给药可能是提高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在接受泊马度胺隔日治疗方面,34例患者为迄今为止最大的队列,并且与早期试验数据一致,表明隔日泊马度胺治疗方案有效且安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骨髓瘤化疗搭配药泊马度胺/柏马度胺(POMALIDOMID)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泊马度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