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杂鲁胺(XTANDI、enzalutamide)属于口服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GU)报导了PARP抑制剂他拉唑帕尼(Talazoparib)联合恩杂鲁胺一线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Ⅲ期TALAPRO-2研究。Talazoparib+新型抗雄药物恩杂鲁胺联合治疗在全人群中和任意HRR状态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均带来了显著获益,这与Talazoparib本身特性以及所联合的NHT药物息息相关。
TALAPRO-2 III期同时关注全人群和HRRm人群,分别设置了两个研究队列,并采用双主要终点与关键次要终点顺序检验来对一类错误进行控制。队列1为全人群,纳入805例患者后(其中636名为HRR基因野生型或未知状态,169名确认为HRRm)改为仅纳入HRRm患者(补充纳入230名),直至与队列1中HRRm患者组成队列2达到399例。
主要研究终点为经BICR确认的rPFS,分别在0.0125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单侧分层log rank检验,任一人群中rPFS有统计学意义即可认为该人群试验组rPFS获益。关键次要终点OS仅在本人群rPFS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作统计学检验,检验标准同rPFS。基于以上统计学考量,TALAPRO-2 III期研究样本量估计兼顾了两个人群(Cohort 1和Cohort 2)以及两个终点(rPFS和OS)。
结果显示,Talazoparib联合恩杂鲁胺相比安慰剂联合恩杂鲁胺显著延长了mCRPC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NR vs 21.9个月,HR 0.63,95%CI 0.51-0.78,P<0.001),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
Talapro-2研究49.0%的患者在入组时即存在1~2级贫血。安全性数据显示,Talazoparib+恩杂鲁胺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65.8%)和中性粒细胞减少(35.7%),其中46.5%的患者报告了3~4级贫血,但仅有8.3%的患者因贫血停用Talazoparib。此外,尽管接受Talazoparib治疗的患者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但Talapro-2研究的患者报告结局(PRO)显示,Talazoparib+恩杂鲁胺相比对照组能够显著延缓具有临床意义的生活质量恶化的时间,风险下降22%(HR 0.78,p=0.04),实现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就血液学不良反应而言,前列腺癌患者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从疾病本身角度,我国初诊患者中70%左右均为晚期或转移性疾病,其中约有75%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转移部位为骨转移。骨髓腔内的肿瘤细胞浸润则可能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事件;在肿瘤治疗方面,化疗及PARP抑制剂治疗同样可导致血液学不良事件的发生。就目前FDA批准用于前列腺癌的几种PARP抑制剂而言,贫血均属于常见的不良反应。
Talapro-2研究中,Talazoparib+恩杂鲁胺治疗组发生贫血的患者中,贫血的中位发病时间为3.3个月,因此在治疗3个月左右时应特别注意监测贫血的发生,从而尽早进行管理,使患者实现最大程度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恩杂鲁胺/安杂鲁胺(ENZALUTAMIDE)可改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PFS?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恩杂鲁胺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ez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