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必行海外医疗海外就医 扫码咨询
康必行海外医疗海外就医 小程序官网

常见疾病库

当前位置: 康必行海外医疗 > 肿瘤资讯 > 艾伏尼布(IVOSIDENIB)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好吗?

艾伏尼布(IVOSIDENIB)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好吗?

时间:2023-04-17 17:06 来源:医药资讯 作者:康必行-小璐

  艾伏尼布是一种针对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癌症的强效口服靶向抑制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肯定。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髓系来源的异常分化原始细胞克隆性扩增为特征。对于高危的AML患者,如具有复杂核型、继发性或治疗相关的AML、复发性AML或者伴有高危分子学特征,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

艾伏尼布

  但allo-HSCT后复发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达一半的AML患者复发。而且,allo-HSCT后复发的AML患者的2年总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OS)不到20%。本文报道的是1例老年高危复发难治性伴IDH1突变的AML患者,挽救性移植后晚期复发,艾伏尼布单药再诱导后缓解。

  患者,男性,64岁,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6个多月,继续治疗"于2021年3月1日入院。患者2020年8月因体检发现白细胞减少,就诊于当地医院,2020年8月27日查血常规示:WBC 1.79×109/L,RBC 2.56×1012/L,HGB 96 g/L,PLT 188×109/L;进一步完善骨髓象检查示:增生活跃,原幼细胞占58%,POX 40%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示:异常原始细胞占46.22%,符合AML表型;染色体未见异常;22种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示阴性;基因突变:CSF3R、DNMT3A、IDH1、FLT3-ITD、NRAS均阳性,于2020年9月7日起行DAC+HAAG方案,具体为DAC 50 mg、d1~3,DAC 25 mg、d4,高三尖杉酯碱1 mg、d3~9,阿克拉霉素10 mg、d3~6,阿糖胞苷0.018 g、每12小时1次、d3~9,G-CSF根据血象调整用量。2020年9月22日复查骨髓象示增生低下,原幼细胞占2%,不排除部分血稀可能,MRD:3%。患者骨髓象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2020年10月8日外院复查骨髓象示骨髓增生低下,原幼细胞占76%,评估CR1后复发。于2020年10月23日外院予维奈托克+克拉屈滨+阿扎胞苷再诱导治疗,复查骨髓象CR。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13日予维奈托克+克拉屈滨+阿扎胞苷巩固化疗2次,2021年2月26日复查骨髓象示粒系增生偏低,其中原始细胞占29%,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十余年前因外伤致右耳听力明显下降,有高血病史4年余,最高血压达150/80 mmHg(1 mmHg=0.133 kPa),长期规律服用非洛地平片控制血压。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2021年3月3日,骨髓形态:骨髓增生重度低下,原幼细胞占28%。骨髓流式MRD:CD34+CD117+CD13±CD33-CD7±CD10-CD19-CD38+HLA-DR-CD45±:19.0%。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45种白血病融合基因:未检测到白血病相关的融合基因转录本,WT1基因转录本拷贝数:2821 copies/10000 abl copies,EVI1基因转录本拷贝数:23 copies/10 000 abl copies。基因突变二代测序:BCOR(p.Asp1599fs 20.1%)、CEBPA(p.Asn321Ser 6.1%)、DNMT3A(p.Trp409Ter 6.1%)、DNMT3A(p.Arg882His 17.7%)、FLT3-ITD(AR=0.093)、IDH1(p.Arg132Cys 17.6%)、RUNX1(p.His404fs 9.8%)。

  诊断:

  1.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依据:患者老年男性,因体检发现白细胞减少,既往完善骨髓MICMM分型,明确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R2后形态学复发,明确诊断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2.高血压1级(中危)。诊断依据:患者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血压150/80 mmHg,合并1个危险因素,故高血压1级(中危)诊断明确。

  患者系老年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较差,入院后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相关检查,2021年3月4日予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地西他滨化疗,具体为:阿糖胞苷1 g/m2、每12小时1次、d1~3,地西他滨20 mg/m2,d1~5。2021年3月21日开始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肝素、凯时预防肝静脉闭塞病,小剂量MTX联合CSA、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2021年3月26日复查骨髓形态示骨髓抑制,未见原幼细胞;

  骨髓MRD:5.13%。2021年3月29日回输骨髓造血干细胞(子供父,O+供B+),含MNC:4.41×108/kg。CD34+:3.62×106/kg,CD3+:0.35×108/kg。2021年3月30日继续回输外周造血干细胞(子供父,O+供B+),含MNC:3.0×108/kg。CD34+:1.05×106/kg,CD3+:0.73×108/kg,+11 d粒系造血重建。患者出院后于定期复查骨穿,骨髓形态学均处CR状态,移植后供体细胞嵌合率(STR)均大于95%,NRAS、CSF3R、DNMT3A、IDH1、FLT3-ITD突变均阴性。

  2021年11月初患者皮疹伴瘙痒,对症治疗无好转,考虑慢性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予甲泼尼龙30 mg、每日1次口服抗GVHD治疗。2021年11月14日、2021年12月18日及2022年1月21日共行阿扎胞苷维持治疗3个疗程,具体为阿扎胞苷75 mg/m2×5 d,期间复查骨髓均处完全缓解状态,NRAS、CSF3R、DNMT3A、IDH1、FLT3-ITD突变均阴性。2022年6月6日患者因血象下降复查骨穿,骨髓形态示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原始细胞增高占6%。流式细胞分析示异常髓系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1.18%。

  染色体未见明显异常。多重PCR阴性,基因突变二代测序示IDH1(p.Arg132Cys 2.1%)、DNMT3A(p.Arg882His 2.8%)、FLT3-ITD(AR=0.033)、BCOR(p.Asp1599fs 5.6%)、CEBPA(p.Asn321Ser 2.7%)、BCORL1(p.Ser368fs 2.7%)、EZH2(p.Phe672Leu 3.6%)、CSMD1(p.Ile315Val 3.3%)、RUNX1(p.His404fs 3.2%)。患者本病复发,根据患者基因突变结果,于2022年6月7日起口服IDH1抑制剂艾伏尼布500 mg每日1次靶向治疗,后因患者血象下降,予调整250 mg/500 mg交替口服。期间2次复查骨穿均提示缓解,2022年7月19日患者复查骨穿示骨髓完全缓解,IDH1、RUNX1、BCOR、DNMT3A、EZH2均阴性,FLT3-ITD(AR=0.005)阳性,STR:98.8%,WT1基因转录本相对表达量为0.4%。经上述积极治疗,目前该患者已口服艾伏尼布单药靶向治疗2个月,原发病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继续口服艾伏尼布靶向治疗,定期门诊随诊。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参与多种细胞过程的同源二聚体酶,包括低氧适应、组蛋白去甲基化和DNA修饰等[4]。IDH基因编码代谢酶NADP+,其参与催化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α-KG)。突变型的IDH会将α-KG还原为癌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D2HG),导致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受阻,从而造成白血病的发生。大约20%的AML患者存在IDH1/2突变,其中IDH1突变的发生率为6%~16%。伴IDH突变的AML多表现为正常染色体核型,确诊时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的百分偏高,经常伴随NPM1、FlT3-ITD和DNMT3A突变等。既往研究显示得出IDH1突变与较低O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艾伏尼布(Ivosidenib)是第一种口服选择性的IDH1抑制剂,可抑制突变的IDH1并降低D2HG水平。2018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ivosidenib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伴IDH1突变的AML患者。

  到目前为止,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并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复发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治疗、化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二次移植等。移植后晚期复发(>12个月)的危险因素包括更长的CR1至移植的间隔时间、无NPM1突变、较差的细胞遗传学分类以及无GVHD的发生。本例晚期复发的患者,CR1至移植间隔了188 d,初诊时无NPM1突变都是与之相符的危险因素。

  用IDH1抑制剂单药治疗移植后复发AML患者的报道很少见。DiNardo报道了2例移植后复发的AML患者,复发后使用艾伏尼布单药治疗,其中1例经过了3个周期的治疗后,骨髓原始细胞仍在70%以上,后停用艾伏尼布。另外1例是继发于MDS的AML,经历了2次移植,第2次移植后2个月复发,复发后使用了艾伏尼布单药治疗再次缓解,并且CR期持续时间超过了12个月。本例患者同样服用了艾伏尼布单药再诱导治疗,治疗1个月之后复查骨穿实现了完全缓解,并且清除了IDH1突变。患者口服艾伏尼布治疗期间出现了血液学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未发现严重的分化综合征、QT间期明显延长等不良事件,通过调整口服艾伏尼布的剂量最终患者的血象逐渐恢复。相比化疗,其良好的安全性、居家口服的便捷性,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艾伏尼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yiweitini/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康必行顾问】

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膳食指导,报告解读,“一对一”定制服务,让您省时省力省心!每个康必行顾问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医生团队。 详情请点击

(责任编辑:康必行-小璐)
  • 相关推荐
  • 其他推荐

添加康必行海外医疗专业医学顾问免费咨询

已有 数万名 患者成功添加
专业医学顾问,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用药参考,前沿治疗,报告解读等解决您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栏目分类

肿瘤资讯文章

本周热门文章
咨询电话

微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