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加速批准莫博替尼是基于一项国际、开放标签、多队列的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口服莫博替尼在包括携带EGFR ex20ins在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疗效。入组患者接受莫博替尼剂量为160mg,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2020年11月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根据研究者的评估,莫博替尼治疗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7.3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3.95个月。根据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莫博替尼的用药患者中,有28%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消失,平均肿瘤缩小持续时间为17.5个月。根据2022年5月发布的最新结果显示,经过一年多的随访,接受莫博替尼治疗的患者仍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获益,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1年生存率达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莫博替尼整体安全性可控,和前期结果一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恶心、口腔炎、呕吐、食欲下降、甲沟炎、疲劳、皮肤干燥和肌肉骨骼疼痛。
2021年7月,莫博替尼的上市许可申请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这意味着莫博替尼非常有希望在今年成功登录中国,为国内的患者用药带来便利。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之一。其中超过80%的EGFR突变为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称为经典突变或常见突变。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在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占4%-12%,是一种罕见突变也称为非经典突变。EGFR 20外显子插入引起结构变化,形成空间位阻,导致药物结合袋变小,EGFR TKI无法再与靶点结合,使EGFR得以保持活性,致癌信号持续存在。因为对传统的TKI疗法不敏感,针对EGFR ex20ins的一线治疗以化疗为主,这种突变类型的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很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药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针对肺癌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靶向药开始涌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据国家2022年肿瘤报告数据显示,肺癌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EGFR基因称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其编码蛋白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介导表皮生长因子(EGF)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研究表明,异常激活的EGFR基因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和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
莫博替尼是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用于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口服疗法,是由武田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9年曾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HER2突变或EGFR突变,包括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肺癌,2020年4月27日获得了FDA的突破性治疗认证,于2021年9月获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在含铂化疗治疗期间或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EGFR ex20ins的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