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Ibrutinib),曾译为依鲁替尼,是首款小分子BTK抑制剂,可与B蛋白中重要的蛋白质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永久结合;该药用于治疗B细胞癌,如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依鲁替尼的出现显着改变了这种情况,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表明依鲁替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p53突变的不利影响。解释伊布替尼对p53突变机制的可能原因可能是伊布替尼不需要全功能的p53通路。换句话说,无论p53突变状态如何,依鲁替尼都会发挥作用。
直到2019年,Jones和他的同事报告了关于伊布替尼在17p−患者中的最大规模研究。他们评估了来自三项依鲁替尼研究的230名R/R 17p-CLL/SLL患者的结果。中位随访28个月,OS为57%,估计的30个月无进展生存(PFS)和OS分别为57%和69%。Byrd等人报道的另一项研究。
描述了依鲁替尼单药治疗对具有其他不利细胞遗传学突变的R/R CLL/SLL患者7年随访的疗效。在132名患者中,101名分别为具有del 17p(34%)、del 11q(35%)、del 13q(47%)和未突变IGVH(78%)的R/R疾病。所有患者均保持持久缓解,总缓解率(ORR)为89%,R/R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7个月,提供了克服依鲁替尼不良细胞遗传学异常影响的证据。此外,伯德等人。
进行了一项对照3期研究,通过比较依鲁替尼与奥法木单抗(一种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评估依鲁替尼在有不良结局风险(对疗效的反应持续时间短或不良细胞遗传学异常)的CLL/SLL患者中的疗效.数据表明,与奥法木单抗相比,依鲁替尼单药疗效显着更高(ORR 42.6%vs.4.1%,OS 90%vs.80%)。根据之前R/R CLL/SLL的临床数据,与其他药物相比,依鲁替尼单药治疗更有效、更耐受。
因此,许多研究人员尝试在TN CLL/SLL患者中使用依鲁替尼。在一项1b/2期研究中,伊布替尼单药治疗被给予年龄至少为65岁的TN CLL/SLL患者。患者接受420毫克或840毫克剂量的每日一次依鲁替尼28天周期。70%(22/31)的患者达到客观缓解,包括4例完全缓解(CR)、1例结节性部分缓解和17例部分缓解(PR)。Beuger及其同事进行了另一项3期试验,比较依鲁替尼与苯丁酸氮芥治疗TN CLL/SLL患者。
他们的结果表明,与苯丁酸氮芥相比,依鲁替尼在PFS、OS和RR方面分别表现出显着优势(未达到与18.9个月、98%与85%、86%与35%)。因此,依鲁替尼单药治疗TN CLL/SLL也表现出预期的有效和可耐受的反应,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综上所述,现有临床试验的众多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持久反应和良好耐受性的TN和R/R CLL/SLL患者,可选择依鲁替尼单药治疗作为一线推荐。
在伊布替尼/依鲁替尼时代之前,治疗CLL/SLL的单一疗法策略包括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单抗或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联合核苷类似物(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R-FC)方案已成为符合开始治疗标准的CLL/SLL患者的标准治疗。尽管许多患者可以实现长期无病生存(DFS)和持久缓解,但由于化疗相关的毒性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一些老年患者或缺失17p(17p-)的患者的预后仍不令人满意。以上代理。R/R CLL/SLL发生的准确机制仍不清楚,17p−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
在前依鲁替尼时代,17p-患者的总生存率(OS)仅为约38%。在符合条件的患者中进行了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allo-SCT)。然而,移植相关发病率(TRM)仍然是实现长期生存的障碍。一些年老或体弱的患者没有机会接受allo-SCT。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伊布替尼/依鲁替尼(IMBRUVICA)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以及和用法用量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y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