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结局如何?伊匹木单抗的上市时间早,临床应用方面却是PD-1/PD-L1后来居上,目前适应证仅限于晚期黑色素瘤/dMMR的大肠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联合治疗。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即伊匹木单抗单药疗效有限、副作用较大以及使用方案有待优化。在所有患者停止免疫治疗≥3年的情况下,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为有或无脑转移的患者提供长期、持久的生存益处。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颅内疗效结局更佳。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作为mNSCLC患者的有效一线治疗。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作为mNSCLC患者的有效一线治疗;
在CheckMate-227研究的第1部分中,与化疗相比,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中,无论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如何,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均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这项研究第2部分报告了在至少5年的随访中,通过基线脑转移状态的事后探索性全身/颅内疗效结果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纳入未接受治疗的IV期/复发性NSCLC(无EGFR/ALK突变)成年人,包括无症状脑转移患者。肿瘤PD-L1≥1%的患者随机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或化疗;肿瘤PD-L1<1%的患者被随机分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化疗或化疗。研究对OS、全身/颅内PFS、新的脑损伤发展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在基线时(所有随机患者)和此后大约每12周进行一次脑成像(仅基线脑转移患者)。
结果: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组的中位OS为17.4个月(95%CI:9.2-29.4),化疗的中位OS为13.7个月(95%CI:10.5-16.2;HR:0.63,95%CI:0.43-0.92),5年OS发生率分别为20%(95%CI:12-31)和6%(95%CI:2-14)。在没有基线脑转移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中位OS为17.2个月(95%CI:15.3-20.0),化疗组的中位OS为11.9个月(95%CI:11.8-1.53)(HR:0.76,95%CI:0.66-0.87),5年OS发生率分别为23%(95%CI:1926)和13%(95%CI:10-16)。
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观察到有利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而非化疗的趋势(HR:0.77,95%CI:0.51-1.15)。这些患者的5年全身PFS率分别为12%(95%CI:5-23)和0%(95%CI:NA)。在基线外脑转移患者中,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可改善全身PFS(HR:0.79,95%CI:0.68-0.91),5年全身PFS率分别为11%(95%CI:8-15)和2%(95%CI:1-5)。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和化疗组的全身ORR分别为32%(95%Cl:22-45)和26%(95%Cl:1638)。在没有基线脑转移的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和化疗组的全身ORR分别为34%(95%CI:30-38)和28%(95%CI:24-32)。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与颅内PFS改善趋势相关(HR:0.82;95%CI:0.52-1.30):5年颅内PFS发生率分别为16%(95%CI:533)和6%(95%CI:1-22)。
伊匹木单抗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CTLA-4抑制剂,获批适应症: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治疗初治的不可切除的非上皮样恶性胸膜间皮瘤成人患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匹木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