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替尼Alunbrig(Brigatinib)是第二代ALK/ROS1抑制剂,对于ALK耐药性突变有广泛的临床前活性,也是唯一被证实对多种EGFR突变的细胞系有活性的ALK抑制剂。对于克唑替尼经治的患者,布加替尼(Brigatinib)显示出较高的全身性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缓解率,并且已经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ALK阳性NSCLC患者。
2020年04月06日武田公司(Takeda)宣布,欧盟委员会(EC)批准了其ALK抑制剂布加替尼Alunbrig(brigatinib)扩展适应症,作为单药疗法一线治疗未经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此次批准是基于名为ALTA-1L的随机,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该试验在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评估,与克唑替尼(crizotinib)相比,布加替尼(Brigatinib)的安全性和疗效。
试验结果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布加替尼(Brigatinib)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在脑转移患者亚组中观察到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根据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的评估,经过两年多的随访,布加替尼(Brigatinib)使脑转移瘤患者的颅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9%。根据研究者的评估,它使脑转移瘤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6%。
此外,布加替尼(Brigatinib)还在意向治疗组中显示出一致的总体疗效,根据BIRC的评估,布加替尼(Brigatinib)治疗组中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比活性对照组长2倍以上,分别为24个月和11个月。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两组分别为:29.4个月和9.2个月。
安全性方面,在ALTA-1L研究中,布吉替尼的安全性数据与现有的欧洲产品特征摘要(SmPC)基本一致。≥3级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CPK升高(24.3%),轻微酶升高(14.0%)和高血压(11.8%)。克唑替尼组主要为ALT升高(10.2%),AST升高(6.6%)和轻微酶升高(6.6%)。
2022年3月,布格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布加替尼是一款全新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延长患者生存、控制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验证。2022年3月,布格替尼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截至2022年3月,布格替尼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获得批准,并获得FDA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和孤儿药认证。
用法与用量:
1、口服,每日一次,从每次90mg起始剂量开始服用,连续服用7日;
2、若无严重副作用或不耐受,7日后剂量调整为每日180mg,每日一次。
3、若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其他原因(如漏服或用药后呕吐)导致暂停用药14日或14日以上,重新用药时,应先按每次90mg、每日1次,连用7日,再增至之前耐受的剂量。
4、应整片吞服,不可压碎或咀嚼,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5、治疗期间,要避免进食一些食物,也要避免服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些药物,包括:葡萄柚,葡萄柚汁,酮康唑,利福平,苯妥英,圣约翰草和激素节育药物等。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布加替尼/布吉替尼(BRIGATINIB)的用法用量、警告和注意事项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布加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bj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