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癌患者的多队列研究结果公布。其中,队列1为初治ALK阳性患者(n=30);队列2为ALK阳性且经克唑替尼治疗,但未经过化疗患者(n=59);队列3A为ALK阳性且经克唑替尼和化疗患者(n=32);队列3B为ALK阳性且既往接受非克唑替尼的ALK-TKIs治疗患者(n=28);队列4和5分别为ALK阳性且既往经过两种(n=66,队列4)或三种(n=46,队列5)ALK-TKI的治疗。
结果显示,初治(队列1)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90.0%,颅内ORR为66.7%,而既往经过至少一种ALK-TKIs治疗(队列2-5)的患者ORR及颅内ORR分别为47%和63%。
早前,美国FDA就批准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劳拉替尼Lorlatinib上市,用于治疗接受克唑替尼和至少一种其它ALK抑制剂治疗之后疾病发生恶化,或接受阿来替尼(Alectinib)或色瑞替尼(Ceritinib)作为第一个ALK抑制剂治疗但疾病恶化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极为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确诊200万例,死亡170万例。ALK是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2007年发现在肺癌患者中由于染色体倒位形成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基因与ALK基因的重排(EML4-ALK),使肺癌的扩增和进化。
作为全新一代的ALK抑制剂,劳拉替尼的优势在于患者在接受了多种其它ALK抑制剂治疗耐药之后,劳拉替尼还可能有效,可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该获批主要基于一个Ⅱ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该试验评估了在不同队列中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疗效。Ⅱ期临床试验纳入了275例ALK+或ROS1+晚期ALK阳性肺癌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具有脑转移并且都进行过ALK类药物的治疗甚至是化疗,采用劳拉替尼100mg qd治疗,分析整体ORR以及脑部病灶的ORR。劳拉替尼组72%的患者和克唑替尼组56%的患者发生了3级或4级不良事件,劳拉替尼组34%的患者和克唑替尼组27%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共有14例患者(包括劳拉替尼组7例[5%]和克唑替尼组7例[5%])发生了致死性不良事件。
劳拉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分别有49%和47%的患者发生了导致用药中断的不良事件,两组分别有21%和15%的患者发生了剂量降低的不良事件。劳拉替尼组7%的患者和克唑替尼组9%的患者发生了导致停止治疗的不良事件。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劳拉替尼/洛拉替尼(LORLATINIB)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颅内疗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