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尼单抗(Panitumumab)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非临床研究显示帕尼单抗与EGFR的结合阻止配基-诱导的受体自身磷酸化和受体-伴随激酶的激活,导致细胞生长的抑制,诱导凋亡,减低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生成和EGFR的内化作用。一项多中心,不设盲,单臂的二期临床试验,评估ctDNA中RAS、BRAF和EGFR胞外域结构(ECD)突变状态指导帕尼单抗抗EGFR治疗的可行性。主要终点是根据实体肿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1.1版的总缓解率。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率(PFS)、OS,毒性和不良事件通用标准(CTCAE)4.03版中的不良事件。
帕尼单抗是一款主要用于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的抗癌靶向药物,这款药物在我们用药治疗期间往往有着比较好的抗癌效果,治疗的有效性比较高。
CHRONOS试验中仅招募ctDNA中检测的所有突变的水平低于检测值的患者,我们称之为“零突变ctDNA鉴别分类”。共筛选了52例患者,其中27例患者ctDNA中RAS、BRAF和EGFR胞外域未检测到变异的患者进行抗EGFR治疗(见图1)。27例患者既往抗癌治疗中位数为3次,最常用的既往抗EGFR治疗药物是帕尼单抗(15/27,55%),主要用于一线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微卫星稳定型。
根据”零突变ctDNA鉴别分类”要求,36例患者符合进行帕尼单抗再用药的条件。其中27人按照试验方案接受了药物治疗。液体活检筛查和第一次帕尼单抗再注射之间的中位时间是21天。该试验主要终点为总缓解率,8个患者部分缓解(PR)即总缓解率为30%,部分缓解患者中位持续时间为17周。
27例患者中11例达到病情稳定(SD),11例患者中9例持续4个月以上。因此63%的患者获得了疾病控制(PR+SD>4个月)。考虑到患者曾经接受并失败的系统治疗方案的中位数为三次,就肿瘤收缩率,以及帕尼单抗所达到的效果与三线标准治疗如瑞格非尼或三氟尿苷-替吡拉西相比效果良好且显著。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至少接受过1剂帕尼单抗的患者,没有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也没有退出治疗,且未发现5级不良事件。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帕尼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