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R AML)患者预后较差,长期存活率低于25%。随着分子诊断水平的提高,个体化靶向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多种小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为一些复发难治AML患者带来再次获得缓解的机会。伴有IDH2突变的AML患者,由于其体内正常代谢产物α-酮戊二酸(α-KG)转变为致癌代谢产物2-羟基戊二酸(2-HG),导致DNA过度甲基化,影响细胞正常分化,阻止细胞凋亡。IDH2抑制剂可以阻断此类白血病的关键发病机制,抑制α-KG转变为2-HG,从而促进诱导分化基因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凋亡。
AML患者中约有8-19%伴有IDH2突变,染色体正常核型和高龄患者发生率更高。突变最常发生在残基R140,约占IDH2突变的80%,其次是残基R172。其对预后的影响尚无定论,研究表明IDH2突变AML患者总体生存率(OS)好于其他高危突变,而携带IDH2突变的低危患者预后差于未突变者。常见的恩西地平Idhifa(Enasidenib)副作用有恶心、腹泻、呕吐、胆红素水平升高和食欲降低等。
突变位点对于预后有重要意义,本例患者二代测序提示172位氨基酸点突变。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报告,与IDH2/R140突变患者相比,IDH2/R172突变患者的CR率更低,复发率更高。不仅如此,临床特征方面同样存在差异。
IDH2/R172突变在AML中通常与较低的白细胞计数、中等风险核型及较少的共突变等临床特征相关,更重要的是,传统化学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这些异常可能与血清中2-HG水平相对更高有关,因此个体化靶向治疗是此类患者的最佳选择。
恩西地平的单臂多中心临床试验共入组199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口服恩西地平(100 mg/d)治疗,共23.1%的患者获得了CR/CRh(95%CI:18%,3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2个月(95%CI:4.3,19.4)。而3~4级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间接胆红素升高(12%)和IDH抑制剂相关的分化综合征(7%)。
自此全球多项临床试验相继开展,对IDH2抑制剂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与阿扎胞苷联合治疗携带IDH2突变的AML也已被证实耐受性好,总体反应率高,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中国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强烈建议R/R AML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如伴有IDH2突变,可口服恩西地平(100 mg/d)或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恩西地平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ex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