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ITP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新的发病机制不断揭示,为ITP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其中,ITP的发病机制就包括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吞噬,由活化的单核细胞Fc受体介导,通过脾酪氨酸激酶(Sky)信号通路,导致血小板清除增加。目前,除了已上市的福他替尼,同类靶点的竞争者还有Gliead的Entospletinib(Phase2)和Portola Pharmaceuticals的PRT-2607(Phase2)等。
综合以上信息分析,福他替尼潜在治疗对象不多,而且只有17%的人有稳定的应答。针对ITP的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较多,且均比较成熟,如果福他替尼仅用于ITP的治疗,短期内本品成为重磅炸弹的潜力不大。但是,福他替尼已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具有一定的排他保护期和市场独占期,并且孤儿药产品还能够获得利润丰厚的定价溢价。此外,福他替尼的原研公司Rigel Pharmaceuticals已经启动福他替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I)II期临床试验,来扩充其适应症范围,所以福他替尼凭借其在Sky信号通路独特的作用机制,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福他替尼副作用
根据目前研究可知,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相较,发生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中严重腹泻仅占1%。其次为轻度肝功能受损、收缩压升高及体重增加。约有9%患者显示肝功能指标会明显升高,绝大多数患者在2~6周内经剂量调整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患者收缩压为130~139 mmHg或舒张压为80~89 mmHg,应开始服用或增加抗高血压药物剂量。此外,育龄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服末次剂量后至少1个月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对于哺乳期女性,建议在治疗期间及服末次剂量后至少1个月内,暂停哺乳。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福他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ft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