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吡非尼酮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后,患者的FVC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甚至在可能的UIP组中,FVC绝对值在吡非尼酮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有所增加,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977)。在UIP组中,吡非尼酮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DLCO(%)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在可能的UIP组中,FVC绝对值在吡非尼酮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9)。这些结果表明吡非尼酮治疗延缓了患者肺功能下降趋势,甚至发现了一些改善肺功能的趋势。
分析肺功能变化率结果发现,两组的FVC值在治疗开始时以及吡非尼酮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81、0.099和0.236)。吡非尼酮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可能的UIP组中DLCO%的改善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149、0.026和0.025。这些结果表明,吡非尼酮治疗后,IPF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率有所改善,其中可能的UIP组的DLCO%值显著高于UIP组。
综上,研究团队回顾性地分析了65例诊断为IPF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吡非尼酮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UIP和可能的UIP组的肺功能均未显著降低,且在可能的UIP组中还发现了肺功能呈上升趋势。这些数据表明吡非尼酮治疗可以改善各类IPF患者的肺功能,对于HRCT提示可能具有UIP特征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吡非尼酮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