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妥昔单抗是FDA批准的第11款ADC药物,也是首款获批的靶向CD19的ADC药物。朗妥昔单抗由3部分组成:靶向CD19的嵌合型IgG1kappa单抗loncastuximab;有效载荷分子为吡咯开苯并吖庚三烯(PBD)二聚体毒素SCX;含有8个PEG分子作为隔离区的可裂解型马来酰亚胺Linker,以缬氨酸-丙氨酸二肽作为组织蛋白酶B的裂解位点。SCX通过Linker偶联到抗体的半胱氨酰,药物抗体比率ADR平均为2.3。
朗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19的ADC,它与表达CD19的肿瘤细胞结合时会被细胞内化,随后释放吡咯并苯二氮杂二聚体(PBD)细胞毒素。PBD与DNA小沟结合,形成强效的细胞毒性DNA链间交联,导致DNA复制停滞,阻断细胞周期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而因PBD交联引起的DNA修复机制微小且易于隐藏,因此并不会改变DNA的结构。最终,朗妥昔单抗能够使细胞周期阻滞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6月8日,瓴路药业注射用朗妥昔单抗,已纳入优先审评,拟用于治疗二线或多线系统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
朗妥昔单抗是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的靶向CD19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瓴路药业与ADC Therapeutics成立的合资公司瓴路爱迪思拥有该药在大中华区和新加坡的权益。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尽管多数患者对目前的一线治疗有反应,但是仍然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生存期短的特点,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CD19是表达于B淋巴细胞及滤泡树突状细胞的表面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成员,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上,分子量约95KD。细胞外有N端及两个C2-Ig区,一个跨膜区,细胞内有C端及含9个酪氨酸残基的高度保守功能区。
朗妥昔单抗的批准是基于关键2期临床试验LOTIS 2的数据,该数据公布于EHA 2020。LOTIS 2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Zynlonta在≥2线治疗r/r DLB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LOTIS 2试验数据显示:ORR达到48.3%,CR为24.1%。患者的中位反应时间为1.3个月,其中70名缓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0.3个月。安全性方面:朗妥昔单抗显示出可管理的毒性;≥10%的患者发生≥3级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高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GGT增加和贫血。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