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非尼是一种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BRAF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癌。BRAF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编码BRAF蛋白,是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BRAF基因发生突变,特别是V600位点的突变,会导致BRAF蛋白的活性异常增强,持续激活下游的MAP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达拉非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BRAF蛋白的ATP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阻断MAPK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020年,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联合用药获得了FDA的批准,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测试检测到的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联合用药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BRAF和MEK抑制剂联合疗法。同年,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联合用药还获得了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
2021年,达拉非尼开始进行一项名为THyROID-1的II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其在BRAF V600E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达拉非尼的ORR为69%,中位PFS为10.9个月,中位OS为18.2个月,且不良反应可控。
2022年,达拉非尼获得了FDA的批准,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测试检测到的BRAF V600E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达拉非尼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BRAF抑制剂。同年,达拉非尼还获得了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
达拉非尼的作用靶点是BRAF V600突变型,这种突变在黑色素瘤中约占5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2%,在甲状腺癌中约占40%。因此,达拉非尼的使用需要在检测出BRAF V600突变的前提下进行。达拉非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发热、关节痛、头痛、恶心、腹泻等,一般为轻至中度,可通过对症处理或剂量调整来缓解。
达拉非尼虽然能有效抑制BRAF V600突变的肿瘤细胞,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细胞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耐药的机制有多种,包括MAPK信号通路的再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的诱导等。为了克服达拉非尼的耐药性,目前的策略是将其与其他靶向药物联合使用,如MEK抑制剂曲美替尼、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等。联合治疗可以同时抑制多个信号通路,增强抗肿瘤效果,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达拉非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dl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