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latinib(劳拉替尼,又称洛拉替尼)是第三代ALK/ROS1 TKI,全球研究显示,劳拉替尼在既往经治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劳拉替尼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仍不明确。劳拉替尼是一种选择性第三代ALK/ROS1 TKI,用于治疗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与克唑替尼和第二代ALK TKI相比,劳拉替尼对已知耐药突变具有更广泛覆盖范围,并具有良好的CNS渗透力。
劳拉替尼是一种强效的ALK和PDGFR抑制剂,通过与这些激酶的活性位点结合,阻止它们与底物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其活性。ALK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肺癌、神经胶质瘤和其他肿瘤中发生突变,成为肿瘤生长的关键驱动因子。PDGFR也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在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中发挥重要作用。劳拉替尼通过抑制这两个靶点,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钻石突变,其发生率低,仅有3%-8%的肺癌患者存在ALK突变。但这部分患者使用靶向药后临床获益时间长。现今,针对ALK的靶向药研发已经到了第三代。
在一项针对ALK阳性的NSCL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劳拉替尼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肿瘤缩小了,病情得到了控制,生存期也得到了延长。此外,劳拉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患者普遍能够承受治疗剂量。
在一项全球I/II期研究中,劳拉替尼在初治或克唑替尼治疗进展或第二代ALK TKI治疗进展或多达三种ALK TKI治疗进展的患者中达到主要终点。劳拉替尼也显示出强大总体抗肿瘤活性和颅内活性。在既往至少接受1种ALK TKI±化疗中,劳拉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7.0%(93/198);在基线可测量CNS病灶中的颅内ORR达到63.0%(51/81);在既往仅接受过克唑替尼±化疗患者中,ORR达到69.5%(41/59);在既往接受过其他ALK TKI(非克唑替尼)±化疗的患者中,ORR为32.1%(9/28);在既往接受过两种及以上ALK TKI±化疗患者中,ORR达到38.7%(43/111)。此外,在基线时有CNS可测量病灶患者且既往仅接受克唑替尼±化疗患者中,颅内ORR(IC-OR)达到87.0%(20/23)。
劳拉替尼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均显示出对ALK和PDGFR的强大抑制作用。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中,劳拉替尼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劳拉替尼还具有较低的脱靶活性,减少了与其他激酶结合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对于中国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劳拉替尼依然是“皇冠级”药物。较高的整体和颅内缓解率及长久的持续缓解时间,都为这一药物用于前代ALK靶向药耐药的临床情况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ALK突变患者普遍存在脑转移特征,而劳拉替尼优秀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使其对颅内病灶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