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包括一组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是骨髓、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祖细胞发育异常。这导致血细胞生成受损,导致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和病理性造血。MDS通常被称为“白血病前期”,主要影响60岁以上人群,其中男性发病率较高,估计美国发病率在60,000至170,000人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MDS患者会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尽管白血病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进展仍然有限,治疗选择主要集中在支持性护理和免疫疗法上,以增强造血功能。鉴于该疾病的预后不良,患者经常死于与血细胞减少或AML相关的并发症,这给血液学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和血液中异常单核细胞积聚。这是一种具有类似MDS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在美国,每年有1000多人被诊断出来,其中15%至30%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目前,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CMML的一种潜在方法,但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MDS和CMML的现有治疗方案包括低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通过静脉输注或大剂量皮下注射给药。
Inqovi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是一种包含西达嗪和地西他滨的口服片剂,已成为关键的补充。Cedazuridine是一种胞苷脱氨酶抑制剂,可防止地西他滨在肠道和肝脏中降解,确保与静脉注射地西他滨给药的暴露浓度相同。地西他滨自2006年起被批准用于MDS治疗,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逆转DNA甲基化,有效激活休眠的肿瘤抑制基因。
FDA认识到Inqovi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的潜力,此前授予其优先审评地位和孤儿药地位。这一突破性的批准提高了接受MDS和CMML治疗的个人的可及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此次批准是基于III期ASCERTAIN的临床试验结果,在138例初治和经治的MDS和CMML患者中开展,评估了Inqovi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与地西他滨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口服片剂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Inqovi与静脉滴注地西他滨相比,两者的药物动力学基本一致,在总共5天的地西他滨曲线下面积(AUC)方面具有等价性(比值约99%),即2种治疗方案具有同等的地西他滨血药浓度,达到了该研究的主要终点。
此外,约有50%以前依赖输血的患者在接受治疗8周内不再需要输血。而且,Inqovi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的安全性也与静脉注射地西他滨基本一致。
用药方面:Inqovi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每日一次,每次一片,连续5天(每个周期的前5天),每28天一个周期。
创新口服药物Inqovi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的批准,为MDS和CMML患者带来一种更便捷的治疗选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