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或)生成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年发病率为(2~10)/10万,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年龄≥60岁的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与非老年ITP患者相比,老年ITP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合并用药复杂等因素,出血、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较高,诊断难度更大,治疗相对更为复杂,需进行多方面权衡。临床研究表明,与非老年ITP患者相比,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老年ITP患者中同样有效,且耐受性好。罗普司亭为国内首个长效TPO-RA,1周仅给药1次,无饮食禁忌,肝毒性风险和药物相互作用(DDI)风险低,适合老年ITP患者的治疗。
在临床表现方面,皮肤黏膜出血为老年ITP患者起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在血小板计数(PLT)相同时,合并感染、凝血异常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的出血风险更高。因此,在管理老年ITP患者时,需谨慎权衡,提高启动治疗的血小板阈值至30×109/L以上。
罗普司亭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药物,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信号通路,促进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与传统的血小板生成素(TPO)相比,罗普司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副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罗普司亭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在临床试验中,患者接受罗普司亭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此外,罗普司亭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副作用相对较少。
临床中较多经传统药物治疗后无效或无法耐受治疗并发症的老年ITP患者转用罗普司亭,疗效较好。整体而言,罗普司亭具备以下优点:首先,罗普司亭的升板效应较强,它是一种在TPO天然结合位点直接竞争性结合的肽体,激活多个下游信号通路,如JAK2/STAT5、PI3K/Akt、ERK通路,与其他小分子药物相比,增加STAT3通路,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同时,罗普司亭是通过DNA重组技术产生的一种人TPO模拟肽,主要由二硫键将人Kappa轻链、IgG1重链的Fc恒定区域形成的4肽结构域连接起来,其中Fc恒定区域能够将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至120~140h,可每周1次皮下注射,降低用药频率,减少皮肤损伤。
其次,罗普司亭为皮下注射,可避免与口服药相互作用,药物吸收不受影响,且目前已知和罗普司亭相互作用的药物较少,无需注意饮食禁忌,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最后,研究表明,罗普司亭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通过Fc结构域的两个表位激活调节性T细胞,驱动免疫耐受,降低ITP患者的抗血小板体液免疫,减少血小板抗体,在体内发挥更持久的疗效。但未来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此结论。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罗普司亭/罗米司亭(ROMIPLATE/ROMIPLOSTIM)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怎样?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罗普司亭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m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