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母细胞淋巴瘤(PB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预后较差,总生存期较短,且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塞利尼索是全球首款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通过抑制XPO1,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生长调节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储留和活化,同时下调细胞质内多种致癌蛋白的水平。这种机制使得肿瘤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增加,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
XPO1(也称为CRM1)在正常细胞中负责将多种蛋白质从细胞核转运到细胞质,但在肿瘤细胞中,XPO1的活性往往过度,导致肿瘤抑制蛋白被排出细胞核,失去了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功能。塞利尼索通过特异性地阻断XPO1,恢复肿瘤抑制蛋白在细胞核中的功能,并降低致癌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水平,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临床疗效评估
多项研究评估了塞利尼索在难治浆母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疗效。其中,陈莉教授团队于2022年在《临床血液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塞利尼索联合化疗在复发/难治PBL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该研究通过具体病例探讨了塞利尼索在PBL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塞利尼索联合GDP(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方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如,一名在多种传统化疗方案下均未能获得缓解的PBL患者,在应用塞利尼索联合化疗后,病情得到部分缓解,为后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宝贵机会。另一名因肿瘤浸润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在应用塞利尼索后肾功能逐渐恢复,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
临床研究与数据支持
除了个案报道外,多项大型临床研究也支持了塞利尼索在PBL中的疗效。SADAL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的2b期临床研究,评估了塞利尼索在复发难治DLBCL(包括PBL在内)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在入组的127例患者中,单药口服塞利尼索的总缓解率(ORR)为29%,完全缓解(CR)率为13%。这些数据表明,塞利尼索在PBL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塞利尼索还表现出与多种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其在PBL治疗中的应用潜力。例如,一项Ib期临床研究初步显示,塞利尼索联合R-GDP(利妥昔单抗+GDP)治疗R/R B细胞淋巴瘤的ORR为66.7%,CR率为38.9%,安全性良好。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塞利尼索在PBL治疗中的安全性总体可控,不良反应主要为可逆的血液学和胃肠道反应,如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疲劳等。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可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治疗得到控制。因此,在具有丰富治疗经验的医师监督下使用塞利尼索,并进行密切监测,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