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由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难度随疾病进展而显著增加。对于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即经过标准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病情的患者,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埃罗妥珠单抗(Empliciti/Elotuzumab)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自其上市以来,在治疗RRMM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疗效。
埃罗妥珠单抗的基本信息
埃罗妥珠单抗(Elotuzumab),商品名为Empliciti,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艾伯维公司联合研发,并于201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它是首个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刺激单抗药物,通过靶向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SLAMF7,也称为CS1)来实现其治疗作用。
作用机制
埃罗妥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直接激活途径:埃罗妥珠单抗通过结合在浆细胞表面的SLAMF7抗原,抑制其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NK细胞并促进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一机制能够直接减弱基质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刺激作用。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埃罗妥珠单抗能够靶向结合MM细胞表面的SLAMF7,将这些恶性细胞进行标记,通过抗体依赖性作用提高NK细胞杀伤恶性细胞的活性。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使得埃罗妥珠单抗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色。
临床疗效
在临床研究中,埃罗妥珠单抗通常与其他抗癌药物如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联合使用,以治疗RRMM。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延长RR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提高总缓解率(ORR)。
例如,在ELOQUENT-2研究中,与单独使用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的对照组相比,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的治疗组显著延长了患者的中位PFS(19.4个月vs.14.9个月,P<0.001),并显著降低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30%)。此外,随访2年以上的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一年和二年无进展生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
尽管埃罗妥珠单抗在治疗RRMM中表现出色,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输液反应和感染。输液反应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寒颤和高血压等症状,但大多数为轻微至中度,且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如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等减轻。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罗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