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妥昔单抗(Zynlonta,通用名Loncastuximab tesirine-lpyl)是一种创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由瑞士生物技术公司ADC Therapeutics研发。该药物在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尤其对于复发或难治性(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而言,其疗效尤为突出。
朗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
朗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19的ADC药物,其核心机制是通过人源化抗人CD19单克隆抗体与吡咯并苯并二氮杂卓(PBD)二聚体细胞毒素偶联而成。当这种药物与表达CD19的细胞结合后,会被细胞内化,随后释放出细胞毒素。该毒素能够不可逆地与DNA结合,形成链间交联,从而阻断DNA链的分离,破坏DNA的复制等必要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细胞死亡。CD19作为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热门靶点,其靶向性使得朗妥昔单抗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色。
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LOTIS-2试验:这是一项关键性的2期、多中心、开放标签、单组临床试验,评估了朗妥昔单抗在既往接受过2线或以上治疗的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过度预治疗(heavily pretreated)的患者中,朗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的总缓解率(ORR)达到了48.3%,完全缓解率(CRR)为24.1%。病情缓解的70例患者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3.4个月,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此外,该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与年轻患者相当,未观察到毒性增加。
LOTIS-3试验:该试验正在评估朗妥昔单抗联合伊布替尼(BTK抑制剂)在r/r DLBC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的疗效。初步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在所有患者中的ORR为62.2%,CRR为35.1%,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潜力。
临床实际应用效果
朗妥昔单抗自2021年4月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以来,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r/r DLBCL患者,尤其是那些先前接受过多种治疗且病情持续恶化的患者,朗妥昔单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显著的疗效和可控的毒性,使得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生存期也得到了延长。
特殊患者群体效果
除了DLBCL患者外,朗妥昔单抗在其他类型的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例如,在一项针对r/r边缘区淋巴瘤(MZL)的2期多中心研究中,高达86.7%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且所有获得缓解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日期时均保持缓解,显示出该药物在治疗其他类型细胞淋巴瘤中的潜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