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在欧美国家,它是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之一,而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诊断技术的提升,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CLL起病隐匿,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传统上,CLL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免疫化疗等。化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会对正常细胞产生较大损伤,副作用明显,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耐药。免疫化疗联合了免疫治疗药物与化疗药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或在治疗后疾病复发。
阿可替尼的出现,为CL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与希望,这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在CLL肿瘤细胞的生存与增殖过程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起着关键作用。BTK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激酶,BCR信号通路对于B细胞的发育、存活及功能维持至关重要。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BCR信号通路被激活,BTK随即被招募并活化,进而激活下游一系列信号分子,如磷脂酶Cγ2(PLCγ2)、蛋白激酶Cβ(PKCβ)等,最终促使细胞增殖、存活以及抑制细胞凋亡。
阿可替尼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强效的口服BTK抑制剂。它能够与BTK的活性位点半胱氨酸残基(Cys481)形成不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阻断BTK的活性。一旦BTK活性被抑制,BCR信号通路就无法正常传导,下游信号分子不能被激活,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被切断,生存受到威胁。同时,阿可替尼对BTK的抑制作用还能影响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抑制BTK,阿可替尼可以破坏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支持细胞(如基质细胞)之间的黏附,减少肿瘤细胞从微环境中获取生长因子等生存信号,进一步削弱肿瘤细胞的存活能力,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在临床研究中,阿可替尼展现出了显著疗效。在针对初治及复发/难治性CLL患者的临床试验中,阿可替尼单药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初治CLL患者,阿可替尼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较高,且能够有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对于复发/难治性CLL患者,许多对传统治疗耐药的患者在接受阿可替尼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肿大的淋巴结缩小,血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传统治疗相比,阿可替尼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副作用相对较轻,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头痛、疲劳等,大多为轻至中度,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这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正常的生活状态,大大提高了患者坚持治疗的依从性,为CLL患者长期控制疾病、延长生存期带来了新的曙光。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可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akat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