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作为血液系统常见肿瘤,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面临耐药性或副作用困扰。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莫妥珠单抗的问世,为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带来了突破性选择。该药物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实现了无需化疗的门诊治疗模式,其独特机制与临床优势正逐步重塑血液肿瘤治疗格局。
莫妥珠单抗的核心在于其“双特异性抗体”设计——一端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超过90%的FL与DLBCL细胞均表达该标志物),另一端则直接激活患者自身的CD3+T细胞。这一机制实现了两大突破:首先,无需体外基因改造T细胞(如CAR-T疗法),避免了复杂且耗时的细胞提取与工程化过程;其次,通过“智能导航”将T细胞精准导向肿瘤细胞,大幅提升了免疫攻击效率。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在激活免疫反应的同时,对健康细胞的损伤显著降低,从而减少系统性毒性。
针对R/R FL患者,莫妥珠单抗作为三线及后线治疗方案,已证实客观缓解率(ORR)达80%,完全缓解率(CR)达6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超过22个月。在DLBCL领域,其联合Polivy(泊洛妥珠单抗)的疗法更将CR提升至38%,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窗口。
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每21天一次,通常6-8周期即可完成疗程,显著降低了住院需求。然而,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67%的患者可能出现1-2级发热或低血压,但多数可通过托珠单抗(tocilizumab)及时干预。此外,对CD20或CD3抗体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与传统化疗相比,Lunsumio的副作用管理更聚焦于免疫相关反应,患者需配合专业医疗团队进行全程监控。
莫妥珠单抗的诞生,标志着淋巴瘤治疗从“被动杀伤”向“主动调控”的范式转变。其双靶向机制、便捷给药模式及可控安全性,为免疫疗法在实体肿瘤外的领域开辟了新航道。随着更多联合用药方案的探索及适应症扩展,这一药物有望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标准化选择,为患者带来更长久的生存希望与更高的治疗依从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莫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