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妥单抗是一款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通过独特作用机制,为小细胞肺癌治疗带来革新。
塔拉妥单抗作为靶向δ样配体3(DLL3)与T细胞CD3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塔拉妥单抗能够精准连接肿瘤细胞与T细胞。DLL3在超80%的小细胞肺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药物通过同时结合DLL3与CD3,激活T细胞并引导其定向杀伤肿瘤细胞,重启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塔拉妥单抗显著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指标。客观缓解率方面,关键研究中不同剂量组分别达到40%和32%,远超传统疗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mg剂量组达4.9个月,患者疾病控制时间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达15.2个月,9个月总生存率达68%,展现出良好的长期获益潜力。针对脑转移患者,颅内疾病控制率达87.5%,有效填补了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空白。
塔拉妥单抗为注射用冻干粉剂型,有1mg和10mg两种规格,均装在单剂量小瓶中,用于重构和进一步稀释。使用时需静脉输注1小时以上。为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要根据特定的逐步给药方案给予塔拉妥单抗。在第1周期第1天和第1周期第8天,需在适当的医疗保健环境中,从塔拉妥单抗输注开始监测患者22至24小时。并且在这两天的剂量使用期间(自塔拉妥单抗输注开始共48小时),建议患者在有护理人员陪同的情况下,停留在距离医疗环境1小时路程内的地方,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得到救治。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安排,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个体化调整。
塔拉妥单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56.8%,多为1-2级)、疲劳、发热等,通过对症处理可有效控制。3级以上实验室异常涉及淋巴细胞减少、贫血等,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仅2.7%,显示良好耐受性。使用时需严格遵循逐步给药方案,静脉输注1小时以上,首周期前两日需严密监测22-24小时,并确保患者在医疗环境附近留观,以保障用药安全。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IMDELLTRA)能成为HER2阳性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塔拉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tlt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