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但耐药问题也随之出现。吡托布替尼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有效克服前代BTK抑制剂产生的耐药突变。该药物通过可逆性结合BTK蛋白的ATP结合位点,抑制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从而阻断恶性B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与共价BTK抑制剂不同,吡托布替尼采用非共价结合方式,这种机制使其对常见的BTK C481耐药突变仍保持强效抑制活性。
吡托布鲁替尼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已经历过共价BTK抑制剂治疗失败。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200毫克,需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疲劳、腹泻和肌肉骨骼疼痛等,大多数为1-2级,可通过支持治疗进行管理。由于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共价BTK抑制剂经治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吡托布替尼的单药客观缓解率达到5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到8.9个月,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与伊布替尼、阿卡替尼等共价BTK抑制剂相比,吡托布鲁替尼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能够有效克服C481S等常见耐药突变。在临床前研究中,吡托布替尼对野生型BTK和C481S突变型BTK的抑制活性相当,而共价BTK抑制剂对突变型的抑制活性会显著降低。实际临床案例中,一位65岁套细胞淋巴瘤男性患者,在经历化疗、免疫化疗和伊布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基因检测发现BTK C481S突变。改用吡托布替尼治疗后,2个月内淋巴结肿大明显缩小,4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且耐受性良好,仅出现1级疲劳。这个案例表明,对于共价BT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吡托布替尼提供了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
吡托布替尼的出现填补了BTK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空白,其独特的非共价结合机制为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该药物有望在更多B细胞恶性肿瘤中展现价值,为耐药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吡托布鲁替尼/吡托布替尼(JAYPIRCA)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吡托布鲁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